广州陈家祠(2)首进门堂

标签:
旅游文化 |
陈家祠的首进(第一排)厅堂从西向东依次为前西斋、首进西厅、门堂(正厅)、首进东厅、前东斋。门堂用作客厅和书塾,首进东、西厅用作处理祭祀和日常事物的场所,前东、西斋用作陈姓子弟在省城应试、办事的住所。
门堂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成,门口悬挂朱地墨字“陈氏书院”匾额。门堂有花岗石柱和抬梁支撑。大门两边有对联和一对象征身份地位的石鼓(直径1.4米,连座高2.55米),还有一对石狮把守,两扇黑漆木门上各有一个重30公斤的铜铺首和一个驱魔镇邪的门神彩绘画像(高4米),红脸的是秦琼(唐代大将)和黑脸的是尉迟恭(唐代大将)。石鼓两边的墙基有两组石雕“大师少师”、“爵禄相聚”、“封侯挂印”、“一品清廉”图案。进入大门,迎面是高4.5米的镂空木雕屏风,刻有富贵吉祥、儿孙满堂、美好生活的画面。屋顶有二层正脊脊饰,上层是黄、绿、宝蓝、褐、白色五彩缤纷的陶塑房屋殿阁,下层是灰塑的人物、植物、动物的彩绘图案和2块蓝底白字,十分漂亮,冲天的2条代表水神的鳌鱼,保佑祠堂免受火灾,同时也有独占鳌头之意,祈望陈氏子孙能科举成名,蹲伏在屋檐垂脊1米多高的红色独角狮则带有辟邪保平安的寓意。
首进除门堂是穿堂外,其他厅斋的门均朝北开。首进东、西厅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成。现在首进西厅是游客接待中心,首进东厅是岭南民间文化展。这些厅、斋的檐墙上有六幅砖雕,西边正中的一幅是取自《水浒传》的“梁山聚义”,左右两幅分别是“梧桐杏柳凤凰群图”和“松雀图”。东檐墙上的砖雕与西面对称,中间是取材于宋朝人刘庆降服西夏进贡的一匹名为“狼驹”烈马的“刘庆伏狼驹”图,左右两边分别是“百鸟图”和“五伦全图”。

门堂

石鼓

墙基石雕

门神

木雕屏风

首进西厅、前西斋

昌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