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宁温泉涤千古,崖壁石刻芳万年

(2012-05-13 08:25:10)
标签:

杂谈

我一来到安宁温泉,就听说这里有个崖壁石刻,可是我一是见到过有石刻的地方多了,如泰山、大同云崗石窟等,二是对书法兴趣不大,三是我开始觉得温泉石刻大都应该是三五好友泡过温泉的澡堂子后,把酒临风,才思泉涌而作的人生抒怀,估计所题的词语意境应该都是迷迷糊糊的醉言酒语,所以对小小的安宁温泉石刻并不在意。

闲时溜过去一看,很惊讶,不看不知道,一看有奥妙。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00d8cfcf9&690

安宁崖壁石刻就在安宁温泉公路右边的石壁上,一处处、一片片的石刻诗言映入游人的眼帘,这些石刻诗文断断续续的一直延伸到安宁温泉浴室庭院壁间。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00e1f565c&690
安宁石刻中文人墨客、绅士名流、书法名家所题的诗词书画、留言隽语还不少,楷、草、隶、篆书体均有,甚至还有岩画。

这些分布在崖石上的题刻,大多为明清以来文人雅士留下的诗章,现存总数达150多处,这是昆明地区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凝望着温泉石刻,我感到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题词刻字者对温泉风景的一份难舍难分的情谊;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http://s5/middle/405f35f1t799668b24354&690
据我看到的安宁温泉题刻,最早始于明朝正德年间,

这里有明正德十六年右副度御使,巡抚云南的何孟春(1474-1536)(字燕泉)的“听泉”,

http://s5/middle/405f35f1tbfe01e77d4f4&690

“听泉”是安宁温泉的第一处题刻。徐霞客评品为“字甚古拙”,指出燕泉乃都宪何盂春号。据《云南通志·名宦传》载,明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何盂春挂衔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在任期间,平定了危害边民的十八寨动乱,奏请皇上恢复永昌府的设置,增设长官司、守御所多处,为国家的安定、边防的巩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昆明文庙早年有先圣遗像碑,何氏写有《题记》。《题记》刊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驾崩,明世宗继位,嘉靖元年,何氏调任北京兵部侍郎,赴任途中又改任吏部侍郎,到京不久,升任吏部尚书。因此,“听泉”之题,应该在他离开云南的公元1521年之前。何盂春因参与了“议大礼”之罪,被处以庭杖后,去官返回湖南原籍老家。

有明代文学家三大才子之一正德六年状元杨慎(14881559)杨升庵的“不可不饮”,

http://s8/middle/405f35f1tbfe01c0624b7&690

杨升庵也因“议大礼”而获罪,被廷杖后,后配云南,第二年年初抵滇,前往戍所永昌(今保山),此后他漫游三迤大地,滇中、滇南广大地区,均留下了他的足迹,中原文化,也随着他的足迹,在云南广为传播。公元153311月写有《重修曹溪寺题记》,公元1544年,杨升庵再度来到安宁,又为曹溪寺写下了《宝华阁记》。“不可不饮”即在这段时间书就。

有历史年代可考者为云南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李焘(15441625年),字若临,号斗野焘在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春在摩崖大书“虚明洞”,

http://s9/middle/405f35f1tbfe0216e4a88&690

和“九曲龙窝”,

http://s7/middle/405f35f1tbfe023c87a26&690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徐霞客游历温泉。《游记》中记叙:“危崖云上,有大书虚明洞三字者,高不能瞩其为何人笔?”而今,李焘所题抬眼可见。“听泉”,则已降至地平之下,所幸当年平整场地时,在旁边留有空隙,还能让人看见,安宁温泉最早的第一处摩崖始未被破坏。

由此可知,历年疏浚螳螂川,所挖河中淤泥沿路堆积垫路后使路基抬高。如“飞岩”二字被土埋了大半,

http://s8/middle/405f35f1tbfe721322017&690
而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安宁知州钟万璋刊刻云南巡抚姜思睿所作《题醒石》和《题醉石》,原刻于环云崖前醉石之顶,此石现已大半埋入土内,只露出石头而不见一字。

http://s1/middle/405f35f1tbfe73a63ead0&690
姜思睿在崇祯六年任巡按御史。他在云南期间勤政爱民,为开发昆明的水利,他曾亲自沿盘龙江到松华坝,又从松华坝顺金汁河而下,进行沿勘、视察,他对昆明的水利建设和水患治理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姜氏因后来劝谏皇帝不可宠信太监而被罢官离去

http://s3/middle/405f35f1tbfe75a2b3dd2&690

徐霞客的可饮可浴。

在天下第一汤浴室的外壁还镶有两处明代石碑,一个是明嘉靖廿五年(公元1450年)前后,安宁知州郑桂谿书《安宁温泉》五律一首,
http://s7/middle/405f35f1tbfe7979e8ea6&690
另一个是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陈用宾书《安宁临温泉》七律一首,陈用宾时任云南巡抚。

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7d627c0d9&690
这里还有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江南人甘国壁出任云南巡抚时在雍正年间题刻的“太和元气”,

http://s6/middle/405f35f1tbfe7dada7055&690
这个甘国壁后来受到李卫的整治。 雍正康熙末年,盐务废弛,百弊丛生,尤其是云南盐政之弊为天下之冠。官员侵吞盐课,中饱私囊。雍正责令李卫到云南任云南盐驿道后,首先由吏治着手,整顿盐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各官分摊此银;原巡抚甘国壁私自挪动盐课,李卫令仍在云南的甘国壁的儿子替父还债。

安宁崖壁石刻里清代石刻更多。

康熙廿年(公元1681年),平定吴三桂反乱之后,各级官员及其僚属相继来游安宁温泉,大多数人都留有题刻。

这些题刻,或就景色抒情,或借泉石发感;书法各体皆有,其中不乏名家手笔。

http://s1/middle/405f35f1tbfe825d33000&690
如许弘勋题“清啸”(许弘勋于公元1686年任云南按察使);

 http://s2/middle/405f35f1tbfe76d2e7d21&690

时任云南布政使于三贤有“桃源可问”;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88f28e4cc&690
有清代云贵第十一任总督王继文(?—1703)字在燕,汉军镶黄旗人的“十洲分胜”,

http://s12/middle/405f35f1tbfe76a3238db&690

康熙25年任云南按察使许弘勋的“溪山秀错”,

http://s12/middle/405f35f1tbfe805b0a0fb&690

属汉军镶黄旗的抚顺人,第九任云贵总督范承勋(1641-1714)字苏公,号眉山,自称九松主人。,于公元1690年题写的“玲珑玉”, 

http://s2/middle/405f35f1tbfe7521230b1&690

安宁知州高珍“龙气蒸云壁 春风卷雪涛”,

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74e1f5169&690
云南巡抚石文晟“云窝 钟乳石”,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863451dcc&690
云南文化名人袁嘉谷(18721937年),“有太古意”等。

http://s2/middle/405f35f1tbfe86c0d90d1&690
云南名人周钟岳(18761955),“秘探龙威”,

1937年,滇军60军出省抗日前夕,http://s14/middle/405f35f1tbfe9f13ce2dd&690
籍贯为安宁的该军183542旅旅长陈钟书,
在温泉题书了“飞岩”和“活泼泼地”,

http://s16/middle/405f35f1tbfe811b1312f&690
http://s11/middle/405f35f1tbfe815df5fda&690
次年,陈钟书在台儿庄战役中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7岁。遗体由火车运至徐州,埋葬在东关外乱葬岗中。抗战胜利后,被追赠中将衔。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钟书为革命烈士。他留下的这两处题石,成为了抗日英雄的千古绝唱。

http://s14/middle/405f35f1tbfe80de5365d&690

安宁温泉的石刻者历来全是男性,民国时期,安宁连然镇的女士李刘红蕖题书了“亦蓬莱”,把安宁温泉视同蓬莱仙境。题刻为楷体书写,娟秀工整。所题虽无纪年,但以自己的姓名前冠以夫姓,乃民国年间的事情,证明了环云崖间这唯一的女性题刻者,生活于民国年间。

温泉的多处题刻,大多是名官、幕僚、学者所为。民国年间,个别小学教员,也附庸风雅,记事留题。

在安宁执教了2年的李辉文,离开前题书了“山高水长”,对杨一清表示景仰;

http://s13/middle/405f35f1tbfe7766eba1c&690

老教育工作者、英文教员冯梦竹,题有“听涛”。

http://s8/middle/405f35f1tbfea38ba74b7&690
后来,云涛寺小学教员袁加夫等四位老师,说自己常徘徊于螳螂川畔,虽朝夕不饱,亦相乐无怨,而每思及人老飘零,奔波无定,莫不凄泣,因而“刻石留念”。

http://s10/middle/405f35f1tbfe8e1f80069&690
  19398月,安宁特大水灾,云南女企业家刘淑清于1941年建成温泉宾馆。1942年初,刘女士请省主席龙云题词留念,龙云题“天下第一汤”五字,后附跋语,叙述了温泉的历史,并对杨升庵表示景仰。所题由安徽书法家王景茀书写,刻石立于浴室庭院内的碧玉池上。

http://s12/middle/405f35f1tbfe782ef830b&690
任何优秀的题书,都离不开石刻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辛勤劳动。安宁温泉的多处题刻,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出滇中石刻工艺的卓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