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传说---三头六臂哪吒城

标签:
杂谈 |
分类: 北京城的传说 |
哪咤城的传说
咱北京城古时人们叫它“苦海幽州”,那是因为在当时的冀燕幽州有个孽龙,它时不常的要折腾一下,搞得全幽州天无宁日,就连喝口不苦的水全喝不上。要想镇住这条孽龙,人都说只有三头六臂小哪咤才能镇服得了“苦海幽州”的孽龙。西游记里都说了哪吒又扒龙鳞,抽龙筋,搞的龙王都没脾气。于是在北京就流传下来这么一个“三头六臂哪咤城”的民间故事。
http://s5/middle/405f35f1t7d8f58454914&690
据说永乐皇帝要在他曾当燕王的北京修建皇城,工部大官一听,可慌了神儿,赶忙奏明了皇帝,说:“北京这块地方,原来是个苦海幽州,那里的孽龙,十分厉害,臣子是降服不了的,请皇上另派军师们去吧!”皇帝一想,这话也对,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能知神,下能知鬼的“能人”,是不能修好北京城的。皇帝就派了刘伯温、姚广孝两个军师去修建北京城。
这天,俩人都在各自的公馆里歇着,忽然两个人的耳朵里,不约而同的都听见一句话:“照着我画,不就成了吗!”“照着我画,不就成了吗!”听这句话,象个孩子的声音,清清楚楚地说个没完,这可是谁在说话呢?怎么看不见人呢?照着你“话”,你的“话”是什么“话”呢?刘大军师琢磨不透,姚二军师也琢磨不透。两个军师都各自出门去采看地形,刘大军师走到哪里,他总看见有一个穿红袄短裤子的小孩子,在他前面走,刘伯温走得快,那小孩子也走得快,刘伯温走得慢,那小孩子也走得慢,刘伯温起初也没觉出特别来,后来他也有些疑心啦,就故意停住脚步,咦!真奇怪!那小孩子也站住啦,刘伯温琢磨不透这个小孩子是干什么的。那姚二军师呢?也是碰见了这么样的一个小孩子,姚广孝也琢磨不透这个小孩子是干什么的。刘伯温在东城想,姚广孝在西城也这么想:难道这个红袄短裤子的小孩,就是哪咤不成?刘伯温心里明白:这一定是哪咤啦。那姚广孝呢?他也明白了这一定是哪咤啦。
两个人的城图都画完啦。姚广孝拿起大军师画的城图来着,刘伯温拿起二军师画的城图来看,俩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两张城图都是一样,都是“三头六臂哪咤城”。姚广孝请大军师给讲讲怎么叫哪咤城?刘伯温说:“这正南中间的一座门,叫正阳门,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西边的宣武门是哪咤的三个脑袋,脑袋嘛,就应该有耳朵,他的瓮城东西开门,就是哪咤的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就是哪咤的眼睛;东便门、东面城门的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咤这半边身子的三臂;西便门、西面城门的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咤那半边身子的三臂:北面城门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咤的两只脚。”姚广孝点了点头说:“这个哪咤没有五脏,空有头臂行吗?”刘伯温忙说:“哪里有没五脏的哪咤呀!死哪咤镇服得了孽龙吗?”说着,急急地一指城图:“老弟你看,那城里四方形儿的是‘皇城’,皇城是哪咤的五脏,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是五脏口,从五脏口到正阳门哪咤脑袋,中间这条长长的平道,是哪咤的食道。”姚广孝笑啦,慢条斯理地说:“大军师别着急呀,我知道您画得挺细致,那五脏两边的两条南北的大道,是哪咤的大肋骨,大肋骨上长着的小肋骨,就是那些小胡同啦,是不是?大军师画得挺细致!”刘伯温叫姚广孝逗的急不得、恼不得的,反正“三头六臂哪咤城”的“北京城图”,是画出来啦,大军师刘伯温没夺了头功,二军师姚广孝也没夺了头功,刘伯温还不怎么在意,姚广孝是越想越难过,就出家当了和尚,专等看刘伯温怎么修造北京啦。
http://s13/middle/405f35f1t7d8fb279170c&690
北京内城南面三城门,正阳门居中,东边有崇文门,西边有宣武门。东崇文而西宣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位观念。古人认为,东主长育万物,四时东为春,文武东为文;西方主肃杀,属秋,主武事。这种观念源远流长,影响广泛,以至对于文相武将,也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俗谚。崇文宣武两门名,取名于方位,包含着丰厚的文化蕴藏。
另外民国时还有算卦的先生拿前三门的名字说事:“曰正阳,曰崇文,曰宣武,皆昔时旧称。而元之亡也,年号至正,则为正门之占验焉。明社之亡,年在崇祯。今者国祚之移,号曰宣统。盖崇祯时以文臣庸暗而亡,宣统时以发难于武人而亡也。”
当然这些有鼻子有眼的话其实全在解释了。说崇祯是因为文臣庸暗(崇文),宣统是因为军阀造反(宣武),是有点巧合,但是不是冥冥之中元、明、清王朝的终结早就写在城门名称里了?我是闹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