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理哭闹都是家长的责任!


标签:
孩子家长无理哭闹育儿 |
分类: 感悟生活:随笔人生 |
无心听花语围脖http://t.sina.com.cn/joshualin欢迎关注!
孩子无理哭闹都是家长的责任!
(文/无心听花语)
你的孩子会无理哭闹吗?你是否觉得孩子不听话乃至故意和你对着干?特别是六岁以上孩童更是如此?作为家长,除了抱怨和生气,我们反省过自己吗?
现实生活场景一:
夜里十点多,家长在床上给六岁孩子讲完白天刚买的绘画书,拿起书本边走出卧室、边和宝宝讲新书有味道、我们把书放到客厅去。宝宝不乐意,就要放在卧室,怎么讲道理都不肯,家长坚决不同意,宝宝深夜大声哭闹,原本准备睡觉的家长看着讲道理不管用,乃至最后恐吓强抱她出去,宝宝哭得更伤心了。家长也恼火,这孩子怎么越来越听不进话呢?
现实生活场景二:
外教给孩子上英文单词课,教大家写英文。课后,家长看完四个孩子写的英文单词,表扬了别人家的小孩写得秀气工整,说自己孩子字写得太大、弯弯曲曲。宝宝为此哭了一下午。家长认为别人好就是好,不能为了照顾孩子自尊心而迁就孩子,不然以后孩子一点挫折都经受不了,反而会害了孩子。
现实生活场景三:
家长冒着暴雨带孩子去舞蹈学校报名看场地,到了学校报名处,家长征求孩子意见,要不要报名学跳舞,然后说了一大通学舞蹈的好处。孩子呢,不报名,不想学,说学的够多了。家长继续补充,讲故事课程马上就结束了,后面就不上了,总的学习科目没增加啊。孩子还是不肯,现有的课程一个都不要停,就不学舞蹈。回家路上,家长和孩子一直在讲道理,努力说服孩子接受舞蹈。可孩子就是不答应。
以上三个生活场景,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经历和体验。这都是孩子的问题吗?未必!
第一个场景,家长如果换成这样沟通,结果很可能两样。家长要和宝宝事先商量,而不是边做边商量或先做后商量:“宝宝,今天新买的书味道较重,对我们身体不好,我们把书放客厅好不好?明天我们看的时候再拿进来?”六岁的孩子,开始懂得自己“是否受尊重”了,何况家长拿的还是她的书,何况以前看完书不都放床头柜?孩子哭闹,是我们不尊重孩子在先,没提前和她商量。但她毕竟还小,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只有选择哭闹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二个场景,孩子哭一下午,未必只是自尊心受伤害的问题,还可能误解家长认为别人小孩比她好、会更喜欢别人的孩子。家长在夸别人孩子前,要先肯定自己的孩子,再客观评价别人孩子。类似这样:“如果宝宝在字体大小方面能再注意点就更好了,你看某某在这方面处理的就比较好”。如果孩子听完没反感,可以再加几句:“我们爱宝宝,宝宝也很棒,每个宝宝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别人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学,别人也在学我们的优点”。作为家长,得学会沟通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孩子正处于心理敏感期。
第三个场景,很明显,宝宝当时情绪不佳甚至已有抵触心理,家长要做的是,不是像唐僧那样喋喋不休讲道理,而是搁置争议。家长可以转移更开心或轻松的话题,避免继续强化孩子的抵触情绪。最关键的是,要控制住自己急于讲道理的心态,闭嘴暂停为好。我们完全可以等孩子情绪过后,再换个时机或场合和孩子耐心沟通。
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心理成长,和家长的日常言行直接相关。为人父母,不要总以“我还不是为了孩子好、小屁孩懂啥叫尊重啊、自己的孩子哪需要这么弯弯绕绕”作为借口。记住,不是孩子无理哭闹,往往是家长自以为是。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