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知多点》之高管选拔

标签:
职场招聘管过高管杂谈 |
分类: 《职场知多点》专集 |
无心听花语围脖http://t.sina.com.cn/joshualin欢迎关注!
《职场知多点》之高管选拔
(文/无心听花语)
自硕士毕业踏入这个行业起,已近五年了。在这五年中,见过行业不少“牛人”。然而,以我所见,多数所谓的“牛人”都只是“伪牛人”。总体而言,这个行业还处于浮躁期,大部分高管或职业经理人,都只是“管过”而已,却没真正“做过”。
先说最常见的“管过”。很多时候,身为高管的他,可能只是间接管理过某个部门,例如在其权限范围内分管过营销,事实上他根本没直接参与过市场营销工作。如此,他若再不深入市场一线,很可能就变成纸上谈兵,理念性的指导意见多,操作性的实战经验少,很难契合营销团队的核心需求。每年春节,由于我所处的行业带有很强的产业集群地域特征,同行都会选择一个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中招聘。我不幸做了四年的面试官,面试的所谓高管和职业经理人,百分九十以上都属于这个类型,只“管过”但没“做过”。显然,面试交流不会深入,其被聘用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再说不多见的“做过”。行业自从八十年代开始兴起,历经多次行业动荡,如今逐步发展成为集团化规范运作。在这段大浪淘沙的历史过程中,有才有胆识的人成了老板,有才无胆识的人成了职业经理人,无才无胆识的人归于沉寂。如何算有“才”?“做过”是重要衡量标准,要么你比别人先做了,要么你比别人做得好。如今,真正满足“做过”这两个条件的人,又可以作为职业经理人备选的,早已为数不多了。多的只是那些说起来什么都懂、嘴上理论一套一套的夸夸其谈之徒,不可堪大用!
如何鉴别“管过”和“做过”呢?坦率讲,很难。很多人伪装得非常逼真,“管过”往往拍胸脯说成自己“做过”,很难分辨。何况,能去应聘高管的人,其城府自然也不会太浅。这就需要面试官和老板的非凡眼力了。如果对自己的眼力不够自信,建议请真正“做过”相关工作的高管,一起作为面试官直接当面和应聘者交流,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看走眼”的几率。但降低归降低,“看走眼”案例实属难免。不过,有一个判断指标几乎百分之百准确,那就是吹牛皮之流多属“管过”而没“做过”。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真实案例,此人常向人吹嘘,他培养了多少多少名职业经理人,不知情的人往往被他忽悠。他说的职业经理人,有名有姓,确实在他手下干过,也确实都成了总经理。然而,这些总经理有几个真正认同受过他的培养呢?倘若自己都不算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所谓职业经理人呢?即使有,那也应该是人家自学成才!
正因鉴别之难,加上吃过类似的亏,行业内有远见的老板坚决舍弃那些只是停留在“管过”的所谓牛人,而是开始选好苗子自己培养“做过”的人才。毕竟,自古以来,拍脑袋、拍胸脯者众,脚踏实地务实者寡。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