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深圳旅游节日国庆感受 |
分类: 大学纪实:七年之痒 |
(文/无心听花语)
三日晚到大本营—福永。吃饭,冲凉,聊天至一点左右。
四日早晨五点两位急先锋去关口办通行证,首战败北。原因在于不能让我和一位女生偷懒,办证的中国同胞非要本人亲自前去办理。
五日早四人兴冲冲全体出动往关口奔去。可惜,周六同胞不早上班,望着越积越多的人流,除了担心排队,也为特区魅力所折服。好在简化了程序,三个小时后顺利过关。过了关对着地图,八只眼睛同时闪烁迷茫一片。世界之窗周围密布旅游景点,包括欢乐谷、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一致通过,先去世界之窗看个究竟。在窗前巴望大体有了印象,决定晚上有节目再进去观赏,而后直奔传说中的购物天堂——中英街。出了天堂入了世,没等逛完女人世界男人世界,人已累得走不动了。看了两个整世界,区区世界之窗也就无多大吸引力。晚上,全体动手做晚饭,通力合作的结果也可称得上美味佳肴,饭饱后就“关于神秘东西可不可信”这一经典辩题激烈辩论到凌晨四点,以早就意料之中的结果——没有结果而告终。
六日,睡到十二点起床,连早餐午餐甚至下午茶一起在双种子餐厅解决。下午三点由福永返回。
现在该开始写写感受了:
比起那年五一珠海孤独之旅,国庆结伴旅游开心得多,至少不用叩问心灵。累归累,但心境好,游兴足,乐趣也多。想想花费了不少心思、时间、金钱加体力才办妥入中英街的证件,映入眼前的竟然是平淡无奇的所谓天堂,好似隔山隔海的失望。大陆这边的光鲜与香港那边的破烂,让你分不清到底哪边才是大陆哪边才是香港,也充分领略到“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心不见”的那份悲壮或者叫悲凉。当然也见识到了香港人做大陆同胞生意的那份傲慢与偏见——仅仅因先付钱还是先交单而失去经过一番艰苦讨价还价后难得的一桩生意。观望中的我们一阵唏嘘。香港那头一胡同前站着一位典型港片装束的HongKong A Sir,令我们欣慰不已,足可想象我们究竟在“天堂”里见到了多少值得留恋的景色。女人世界周边的购物中心,倒有深圳繁华的样子,充分证实了一志同道合哥们所介绍的男女比例三七开的那种壮观。或许是期望太高的缘故,美女并不象他吹嘘的那样满地都是,随便碰上一个扫地阿姨说不准就是一个古典美女。现在想想,应该说“随便遇见一个环卫工人说不定就是一硕士”更厚道。这也算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吧,对深圳是,对一心为了“观赏”特区人文景观的我尤其是。
游深圳也好似看韩片,被一系列人为的假象所迷惑,包括设置那些我们同胞无不感到累赘的所谓关卡以及繁琐手续,以此更增强了吾等不知情人士趋之若骛的程度。韩片中的帅哥美女据说也是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