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师怀念教师节学生 |
分类: 大学纪实:七年之痒 |
《大学七年之痒》之:老郝
(文/无心听花语)
老郝,可以说是最最关心我们这班苦难兄弟姐妹的好老师。不是之一,是唯一,唯一真正发自内心地关爱我们和我们的专业。他是我们专业领域真正的专家,板栗是他的专长,可是却连续几年招不到研究生。他很关心基层林农,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每年都会找机会下去,尽可能地为他们指导。去年,老郝获得了优秀科普工作者称号,我们都觉得这奖来得有点迟。老郝很传统,传统得让我们有“关公会秦琼”的跨越时空感。他几乎每年都会自掏腰包,把我们聚集起来,一起吃饭,谈生活,谈学业,谈未来。然而,我们往往避学业而不谈,颇有“只谈风月”之意。
记得临毕业前,老郝最后一次请我们吃饭。大家都很感激他,纷纷向他敬酒,他也很干脆,每敬必干。当他知道我们有三个人考上研究生但没有一个考本专业,他喝得更痛快了,拉着我们的手说,不管学什么从事什么职业,以后要好好工作,尽力多为山里百姓做点实事。我记得最深的是他对我说的几句话:你学了经济也好,现在果林长得都不错,前期都很好,主要是销售渠道不通畅,你这专业刚好用得上。我只得尴尬地应声“好好一定一定”,我不敢跟老郝说我清理垃圾时把专业书全卖了,换成三十块六毛请舍友吃了顿快餐还剩六毛。我在食堂偏爱板栗鸡汤,除了喜欢它的美味,是否也有一丝或一丁点的忏悔意味。
教师节,我们几个人凑钱买了一束花送给老郝。贵重的东西一是我们买不起二是我们猜想老郝肯定不会收。听上届的师兄说老郝有次收了价值三四百块钱的贵重礼物,但他按原价给了他们钱,老郝问过这礼品商家不给退。然而,仅仅是一束鲜花,他也不太愿意,说大家还没工作,用的还都是家里的钱别浪费,来这里坐坐喝杯功夫茶就很好了。我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