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战惨败

(2006-02-15 20:07:38)
标签:

四级

成绩

大学

纪实

分类: 大学纪实:七年之痒

                   《大学七年之痒》之:首战惨败

                        (文/无心听花语)

大学里的考试,大多没有挑战性,唯一能给人一丝兴奋的,恐怕只有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过,由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考试,考试并不难。我一直相信,如果高中英语水平尚可的话,强化下听力再加上临考前的真题模拟,过关是没多大问题的。只是要注意一点的是:宁愿考前多做几次往年真题,也不要自己去实践“多考几次总会过的”之类的幻想,很少有四级考两次以上后还能过的,使用非常手段另当别论。还要明白的是,成绩在50-70之间的,即便不算实际口语听力等实际应用能力,单指考试能力也是反映不出多少实力差异的。有差异的,只是心态和临场发挥,所以老停留在56上下就是到不了60的同学,要强化的不是复习,而是调整心态,如果只是为了拿证书的话。

第一次四级考试。全班24个选修英语(其他同学在入学的外语分流考试中被划成了右派,学了日语),只过了2个,男生女生各一,实现男女真正平等,通过率8.33333%,自然是全校垫底。当时,我们倒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因为还有好几次机会,只是苦了那位授课老师。据说,在那年英语总结大会上,老师先是被表扬,因为他带的另外一个班通过率全校最高,达75%之多,刚表扬完就开始被批评,因为最差的班也是他带的。现在想想也真是难为他了。当年,英语重修的就有19个,这个重修比例,我猜想肯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至毕业,全班过四级的累计也只有7个,六级1个。

如果说单凭一次四级考试还不足以说明我们班的学习状况,那下面两个数据应该可以作为补充证据。

第一个数据是描述性的。初步考证,我们班超过一半的人高考分数是低于所在省份重点线的,很多是降分录取的,仅有少数几个超过重点线,所以更显得自己冤枉。

第二个数据是个大概的。由于我苟全担任了两年学习委员,还算比较清楚全班课程成绩的概况,大致分布是这样的,四年平均绩点超过3.5的不超过3个,低于2.0的至少有4个,大部分围绕3.0作上下细微波动,呈典型的正态分布。而同年近似专业班级的绩点大多在3.0以上,超过3.8的就有四个,还有一个超过4.0,最后保送研究生的一个班占了3个,而我们班一个都没有,打破了以往保研分猪肉的优良传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