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同班同学班会纪实 |
分类: 大学纪实:七年之痒 |
《大学七年之痒》之:苦难兄弟姐妹
(文/无心听花语)
)。还是让我简要地追溯它的一生吧,简要不是我要节省篇幅,一个刚从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专科升格为据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所谓本科,在骗了包括我们总共才两届本科59位学生后,很快被彻底清除,它如此短暂的一生由不得我不简要。据说撤掉的理由是优化专业结构,为了学院、学校更好地跨越式发展,连二愣子都知道,所谓优化专业结构就是砍死不啥地的冷门培育很啥地的热门而已。说白了,是怕它的存在会影响学校就业率这个大局,自省里要求高校公布就业率政策以来,更将威胁到来年整个学校能否按量完成扩招计划这个更大的大局。
三十号花草正茂的年轻人(原本名册上其实是32个,一个被录取了不来,一个通过关系转到了园艺),就跟我一样共赴国难似的煎熬四年大好光阴。本省来的都是降分录取,外省的大多也都是西部的,象我这样相对高分又是东部省份被调剂过来的有四个,知道这个重要信息后我心里才开始筹建平衡木。第一次班会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或许这样的组合,从一开始就已注定平淡得犹如在监狱里学马列。可怜的班主任不得不打破沉闷,大家知道,我们专业是新升级一年的本科,既然学校决定专升本,那肯定是有好前景才升级的,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而且根据我带过几届的经验,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这才稍微有点反应,“间或一轮”似地开始一些类似关于未来关于现在的无聊话题。学校决策就一定没有失误吗?班主任最后那句经验之谈更是暴露了事实真相,有谁会为了一开始就知道与未来职业没啥关系的专业而耗费四年的花草年华呢?只可惜我们当时还很纯朴,不知道这句话本身的漏洞和涵义,很多人明白后,都已是到了要走的时候了。可以说,从那次班会开始,我们就已经预先定下了自己大学生活的基本底色。只是我心中还有一丝希望,校长开导我时说:“如果对专业不太感兴趣,我们学校还有双专业、双学位制度”,如果说大一新生很多人不知道干什么的话,我算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