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股的命脉掌握在谁的手中

(2007-08-28 07:13:12)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股论精选
当银行股掌握在绅士手中,那么绅士走势;当银行股掌握在强盗手中,那么强盗逻辑;当银行股掌握在骗子手中,那么骗子的阴阳,因此所有股民当前只要认清银行股是绅士,是强盗,或是骗子,那么自然就能理解走势----这个世界有人对人性的走势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为何对股性的走势不能这样理解呢?难道股性的走势不就是人性的走势吗?
    几乎所有的银行股的辉煌均脱离不了房产贷款的干系,所有银行股的业绩均有房产业绩的含盖,因此房产业绩就是银行业绩,所有股民不能否认,本人就此翻开房产买卖业绩,那么无形中就翻开了银行业绩,如果你否认,那么赶快离开这里的误导专区,如果你默认误导那么看下去,继续观点的探讨,不是观点的强求......
    银行的生命在于有存款就要出贷款,不够存款也尽量要负债贷款,总之,银行有存款就是底气,银行出贷款就是活路。谁都清楚,世界上每一个人,自有钱不多或者偏少不是最最重要,但是因为钱太少而做不成生意则自己感到焦头烂额,但是要是人人明白某银行自有1万亿存款,却产出2万亿房贷,那么是辉煌还是危机,其实共存。人人会明白这含义的深处。
    当今最为辉煌的是银行,是银行的贷款数据,是银行以小搏大的最辉煌时期,是前所未有的生意最兴隆时期,是银行最天时地利人和时期,是最佳的现象掩盖实质时期,于是本人提出的银行的命脉实际就是股市的命脉,银行股的走势命脉也是其它股的生死命脉,因此深思银行股的来龙去脉必然能大大收获思想,本文的目的也正是要你收获实际的认识和实际的辨证思想,而非收获恐惧或盲目欢乐。以下用三个实际来考察银行股的深处。
    一,房产市场对新房、两手房的基础买卖是首付30%,银行贷款70%,虽然当前贷款比例有细微变动,本人只能用宏观70%的思路来理解,认识到宏观是银行70%风险,买房人是30%风险,银行存担70%风险却意味着70%的内在利益,是帐面利益,要是买房人与银行是40%对60%,那么看似变成40%与60%的风险和利益之关系,但是却宏观认识会错误,如果40比60,那么买卖力下降,社会效果不理想;如果20比80,那么银行风险加大,因此30比70是忽悠房产市场和忽悠银行风险加业绩的最佳比例。恰恰30%比70%是最佳混淆思想的比例,因此命运掌握在舆论和市场的认识手里。
    二,房产商为了迫使市场涨价,或者故意造成市场涨价,或者为了有意配合市场涨价,并且千方百计为自己消除危险。于是阴谋这样的大好局面,最为理想的方法就是:房产商拉来自己能够控制的员工,借身份后由房产商付下30%的房款,就此房产商可以换身份直接到银行贷70%房款,要是房价继续涨,那么期间的所有的假手续均在房价涨的未来中再两次利润(就象97年的保险业务员就是引诱投保人保“为了明天”和“递增形养老”,结果是而后保险利益大好,投保人还千恩万谢保险业务员,意义就在涨中可以掩盖错误的一切),于是:房产商用大批一手房制造这样的二手30%和70%,那么一方面体现涨中的市场假买卖模式,另方面给迫切买的客户假造好不容易买成的“开后门”模式,第三方面还起到买到房还要吃了亏还要感谢的模式,第四方面有意或假现实的制造共同瞬间抢盘的假象,第五方面为整个市场提供了涨价的假理性依据,第六方面实际提高了银行贷款的数据,第七方面实际加重买房人的贷款数据......正是这样一系列的假象意义又迎合了有关方面的政策意图或迎合了有关人的腐败利益,因此不属于犯罪的犯罪却没有检察和公安的或者法律的干预,事实呢?----金融诈骗的典范,以及真正的捣乱金融次序的真正犯罪却在简单房价的讨论中化为市场经济的曲解或者供不应求的叫嚣。哈!银行和市场的命脉其实被房产商控制,控制在房价涨中则实际假二手房的销售,在房价跌中可以金弹脱壳往外一抛或不抛都与自己无关,因为房产商和银行已经办成了房产商只存在利益不可能吃亏的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不过这个关系只有法律清楚,法律如果不管,那么每人可以管。
    三,银行的利益在高智商的人群中已经崩溃。如果说30%付款,70%贷款,这是房产操作的底线,那么高智商人群运作后的房产风险根本不是3:7,而是银行承担105%,于是我们来现实这样的考证:如果三人同时用100万买了一套房,就此现付30万,贷款70万,手续全部成功后,即挂牌卖150万(不要考虑卖的成功,实际已经高智商杰作),于是三人中的甲买下乙的150万房,乙买下丙的150万房,丙买下甲的150万房,这样的环套卖出和买入一般不会被察觉阴谋,于是现实就是买150万房首付30%为45万,由于三人付支同等,那么实际对冲就可以了,但是细节在于当150万合同中实际是自己付清100万的全部房款,可以收获150万的卖房款,而三个人全部是付100万收150万的房,之间实际形成了70%的105万的贷款,那么45万看似的付现金实际三人等价对冲,于是等于当初100万买下后实际经过这样三方对倒,结果变成了105万的贷款数据,那么请问这三人当初每人出钱30万,经这样一转手,自己手里已经45万现金加105万贷款数据(当然现金部分还要付交易税等),退一万步去想:买进总价100万的房倒手成105万的贷款数据,你说这是什么数据,是否就是变相的0付款?就此想想清楚:当我们一眼望去的高楼大厦,很大部分在这样100万有成本运作成105万空运作,那么细想这是房奴吗?哈哈!岂非真正的是银行反成了“银奴”吗?,“银奴”的根本在与你将原来100万的房子还有你的30万在内,却运作成105全有银行出,这不就“房奴”玩了“银奴”吗?因此,很多人听到“房奴”就觉得悲惨世界,怎么就没有想到“银奴”的真正悲惨世界呢?那么谁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物呢?恰恰也不是“银奴”,因为在市场的眼皮底下却用100万的房价如同变戏法般的直接变成了150万,那么最终谁是戏法后的受害者呢?.....用廉租房或经济房就能搪塞这样的腐败后果吗?难道银行的实际上的助长犯罪事实,破坏国家真正的金融次序,或者属于社会性的巨大渎职行为,就无需追根问究?------用犯罪或变相犯罪造成的实际100万房产,变成150万的市场,变成105万贷款,难道这是房产数据和银行绩优数据吗?哈哈!天大的笑话!
    总之,当银行要看市场脸色行事,当银行要看老百姓的信誉行事,当银行要将利益建筑在房产市场生死未来的难料中,当有关部门为了银行的生死存亡的大头,可以忍辱负重的遭百姓漫骂,那么显然银行和房产的未来生死实际就是政治领域的产物了,就此,当银行股的命运并非建筑在自然经济中,而是要用“张军长,请坚持最后5分钟!!!!”来呐喊,那么可想银行股的过去,现在或将来是什么了?这就是中国的“刺激债”的根本内涵!不信不要紧,现在说没有这样的借贷了也不要紧,现实是本人的计算是否可以这样算,就此银行的被动被骗或者银行本身就希望这样被骗是否也可以这样算,就此银行股的业绩也是否可以这样算,就此银行股导致的股市未来是否也能这样算------本人不想看到这样的算,也不希望这样的算,但是就怕自己不这样算却被别人这样算进去!每个股民美好的想象从来就是被别人故意算坏的,结果自己的美好利润就此被算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