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股论精选 |
又是一个属于散户的年代,和以往任何时候一样!
股市永远为了散户而存在,能够长期远远赢过指数的一定是集中在散户群中!
阅读对象:长期投资者(散户)
声明:笔者并无忽视短线投机者之意,相信短线投机者中间也有佼佼者,也能够远远胜过指数,只是笔者看不懂K线图,也无法理解短线投机的奥妙之处,只能自叹不如。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我们可以通过各项指标的比较来证实为何“散户赢过机构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这一本文的主要论点。(这里所说的散户特指“长期投资者”)
概念定义之机构:包括基金、保险资金、QFII、企业年金等在内的所有机构投资者。而本文中特以开放式基金为比较对象。
【第一:士气】
↗
散户用于投资股市的资金往往来自于自己,自然对投资盈利的欲望强烈,同时对资金安全会更加充分考虑。
↗
机构的钱来自于基民,基金的盈利欲望较弱,对本金安全缺乏强烈的责任感。
说明:两军相遇勇者胜,士气往往会决定最终战局,当散户遇到士气低落的基金,自然可以以小搏大,获取胜利。机构追求的是平庸但不能落伍太多,散户可以追求自我极限,不断进取。
【第二:研究力量】
↗
虽然每个个体的研究力量相对较弱,但散户可以只投资于自己最为熟悉的那些领域。
↗
机构虽然研究力量看似强大,但人多口杂,最终决策并不一定胜过散户。
说明:机构往往会拥有较多的研究资源,不过这是他们的强项、却也是他们的致命弱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有的股票都是“推荐”、“买入”、“增持”等评级,或所有的行业当中都会有那么几个一直在“推荐”的股票。如果你是为机构提供分析报告的行业分析师,你会希望自己被忽略吗?就像战略咨询公司总是为客户找出各种原本不大重要的问题大做文章、或投资咨询公司总是过高的评价被收购对象(可以收取更高的佣金)那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散户就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这些,散户可以知道,有一些行业在某些时期,的确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值得投资,散户为自己的任何一项投资行为完全负责。散户完全可以只分析自己完全能够掌握的一些行业或个股。
【第三:集中还是分散】
↗ 散户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高度集中的投资策略。
↗ 机构往往进行极度分散型投资、机构也往往无法保持轻仓。
说明:机构因政策及来自外界压力等限制,无法进行集中投资。散户却可以进行高度集中投资,有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投资于一个或两个最优秀的公司。A股市场真正优秀的上市资源相对有限,并且同一时期或许就只有那么1,2家有着较好的投资机会,散户完全有机会紧紧抓住这些机会。机构即便看到这些机会,也只能分散投资。在熊市当中,散户完全可以只买入那些为数不多的逆势而上的上市公司(如果觉得风险太大,也可以空仓),而机构往往需要较为平衡地持有种类繁多的上市公司(怕踏空)。历史证明,只有那些少数优秀的企业才能真正长期跑赢大市。
【第四:操作成本】
↗ 散户的操作不大会对股价产生直接影响。
↗ 机构的操作容易引起股价的波动。
说明:散户因资金较少,其操作可以在无影无踪之间完成。机构不管是买入还是卖出都比较容易引起股价波动,操作成本远高于散户。
【第五:投机冲动】
↗ 散户可以抵御更多诱惑,只有发现必胜的机会才会偶尔进行投机。
↗
因业绩考核、评比等压力,经常需要通过损害长期利益的方式追求短期效益。
说明:散户可以追求更加长期和有效的收益,可存在短期业绩压力,资金的投资自己作主,所以很少会做出损害长期利益的投机行为。可以从机构投资者的高得离谱的换手率看出他们基本只是一个趋势交易者。
【第六:跟随和被跟随】
↗
有人说散户必须跟紧主力才能赚钱,但我想说,如果只是跟随又如何赢过领路的机构?如果你认为需要跟随,那不如把钱交给机构来打理更加合适。
↗ 机构自然希望散户成为跟随者,这样他们才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说明:最为基本的道理“对手所希望的,往往是对你不利的”。人们往往都有从众心理,更何况股市中的机构显得如此强大。但无论在任何市场,大部分机构并不一定能胜过指数,用更长的一段时间去评价,只有那些为数极少的长期投资者才能远远赢过指数。跟随机构只会获得与机构同样平庸的收益。我们要有
“先机构建仓而建仓、先机构清仓而清仓,让机构为你买单!”的勇气。历史证明,能够长期远远胜过大部分投资者的往往会集中在散户身上!(呵呵,巴菲特我们可以把他看成超级散户)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虽然本篇拿机构投资者作为比较对象,但请不要把机构当成敌人,而应该把他们当成你的朋友。当你需要他们时,他们会如期出现在你的周围。…… 机构投资者永远都是我们最忠实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