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股论精选 |
日前有央行官员在《金融时报》上指出了中国股市的四大不健康因素,我觉得不认同,于是以理驳之:
一是在流动性过多、升值预期强烈、宏观经济偏热以及投资溢价也列入当期利润的情况下,股价和指数升幅过猛,市盈率早已严重偏离正常水平。
驳:市盈率的正常水平是多少?20倍,40倍还 是100倍?美国的20倍就是正常水平吗?中国股市有自己的特色,大量不流通国有股是绝无仅有的股市奇观,所以,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得由中国自己的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简单照抄他国的经验来对比。因此,拿市盈率来说事,基本上没有科学根据。
驳:非法和违规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正说明央行的监管是无效和失职的,对主要领导人有必要追究“渎职罪”。股市只是一个工具,不能因为央行工作的失误,反过来指责股市不健康,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
三是资本市场中不健康的因素明显增加。一方面是类似于杭萧钢构(行情论坛)及垃圾股狂涨的造市和内幕交易活动更趋活跃,另一方面是市场中出现了新型的违法违纪活动,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员从中渔利,私募与公募基金相互勾结,等等。
驳: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任何一个市场,都
不可能绝对干净,总会存在有不少阴暗面,但总的来说,还是阳光占据主流。我国的股市,整体还是非常健康,非常有活力的,正因为如此,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空间才会十分广大。对于其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动以手术摘取即可,大可不必“一叶障目”,更否定中国股市的健康面。
四是市场心态越来越不健康,有的投资者把股市当做赢钱的机器。
驳:从熊市到牛市,再到牛市中的大调整,市场用自己的方式对投资者进行了风险教育。广大投资者的心态也越来越健康,价值投资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认同。至于进入股市,大部分人都是抱着赚钱的想法进来的,想赚钱无可厚非,难道要投资者将股市当作赔钱的机器才是健康?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的心态越来越健康,大部分投资者已经能够较科学的制定投资计划,理性面对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