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离顶点还有多远?

(2007-05-31 09:30:17)
标签:

股市

股票

下跌

评论

分类: 股论精选
 from 思维的博客 by

一个股民在我博客里留言说,申银万国的一个分析师在电视里认为:如果排除政府行政干预的话,目前市场上的资金量可以把股市推向8000点的极限。他的暗示是,目前4200点还早着呢,才一半。

 

股市离顶点还有多远?

我不知道这种分析结论依据怎样的统计数理模型或经验值,不想评价对错。但我倾向于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经济学家们经常对股评师不顾一懈,那是一些雕虫小技嘛,哼哼。我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股评匠师。然而,我斗胆认为,在评论大局、大市、宏观一类的问题上,并非股评师的专长。尤其在中国未见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股评师说话的时候,可能无法不站在可以看得见的现金利益一边。

 

我的这篇文章不是一个基于数量统计模型基础上的股市走势预测,也不是一个基于股市技术分析模型或者工具上的判断,而仅仅是一个基于市场经验值和案例基础上的宏观金融分析推断。推断的意思是说,根据市场以往的经验数据和一些相似情况,作出一个大致分析,给出一个可能的范围。所以,并不精确,只能参考。但是,这对于一个宏观金融现象的解释和预计,并不无道理。

 

股市想涨,拦都拦不住的。所以,不会因为我写几个字,它就掉下来了。您该买还是买,我该说还是说。甭生气。就算您已经骂过我了吧。听听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国内股市离顶点还有多远?这显然取决于市场上可能投入的资金量,特别是,散户可能愿意再动用的资金量。我一直以为,市场的经验值对于判断市场的变化,比较可靠和有说服力。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一组中国的宏观金融经验值。

 

l。股市市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指数说明什么。

这个比值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经济体资本证券化的程度。资本证券化的程度越高市场的成熟度越高,相对可以承受的市场波动也越大。目前我国股市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8万亿,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87%左右,即指数值为0.87。同比,美国的这个比例指数是1.3,欧洲的平均指数是1.1。美国股市在泡沫的时候达到过2左右。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还有一些著名的股评家,就简单地认为,目前中国的股市不高。因为相比之下,中国资本证券化的参照指标低于可比国家,还有发展的余地。比如,就算股市涨到6000点,也就刚超过美国的水平。

 

然而,事实上这种简单的算法,是非常可笑和幼稚的。1)美国两个市场加起来就有8000家上市公司,中国两个市场加起来只有1500家。美国上司公司的数量多于中国的3倍;2)美国的企业总数大约是2580万家(包括个体企业),而中国可比的企业数目是大约是3100万家。中国公司数量多于美国将近30%;3)美国企业资本平均回报率大约是7%,而中国只是美国的一半,即3.5%左右。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效率更高。

 

这些数据综合起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中国企业的资本证券化程度,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远小于美国。推算起来大约只是美国的20%左右。如果按照同等资本证券化的标准和口径来比的话,中国目前的比值(股市市值比GDP)高出美国将近2.5倍。

 

再通俗一点说,目前中国股市市值与GDP的比值名义上是0.87,但换算成美国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话,实际上就是2.2左右。现在美国的这个比值才不到1.3。美国股市在泡沫崩溃的时候,这个比值曾经到过2。我并不倾向于简单用这个比值来说明股市是否处在一个危险的地步。但是,我反对那些专家们在不经过认真研究后,随手找一个数据来乱说。

 

2。居民储蓄存款和股市市值的比值说明什么。

当然,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指标是:居民储蓄存款和股市市值的比率。目前,中国的这个比例大约正好是1比1,总体上,18万亿的股市市值对应于18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一些专家立即拿美国的同一数据说话,美国的股市市值目前在21万亿美元左右,而储蓄余额只是18万亿美元,这个比值为1.17。他们认为,这说明和美国相比,中国居民还可以向股市增加投入更多的现金。按照美国的水平,大约可以增加8.5%的居民总储蓄存款余额,约是1.5万亿的人民币。这可能就是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的根据吧。

 

对吗?不懂金融的人,大概会以为是对的。其实,大错。中国居民的短期投资总能力可能只包括居民储蓄(M1),中国的居民储蓄总额等于手持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而美国居民的短期投资能力是在M1货币定义的基础上再加上可流通的非股票短期有价证券,即可变现的居民拥有的政府债券和基金单位。这个数据就不是18万亿美元,而是大约55万亿美元左右的样子。

 

咱说的简单一点,中国老百姓除了银行存款可以拿来投资,还有什么?美国人除了银行存款外,还有大约3倍于储蓄存款的其它可变现金融资产。既然算家底,咱们就客观一点。这样一比的话,你还能认为中国居民比美国人在投资股票方面更保守吗?显然不能。可能是太激进了一些。如果按照两国实际可比标准换算一下的话,美国目前的这个比值应当是0.4。远远低于中国的1.0同样,美国股市历史上两次股市泡沫大危机的时候,这个比例都刚超过了1。

 

3。股民在人口中的比例说明什么。

还有一些人用更站不住脚的理由论证目前股市没有泡沫,那就是股民在总人口中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知道,中国有8亿农民,2亿多的少年儿童和基本退出社会活动的老人。抛去这些无效人口,一亿股民已经不是一个小比例了。大约占有效人口的35%。当我们去伪存真之后,发现中国的3亿有效人口对应的是1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而美国的2亿有效人口对应的是80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能说我们的股民还不够吧?同样,历史上当这个数据超过45%的时候,也就是说,社会上如果两个人里有一个炒股票的话,大危机就可能随时爆发。

 

4。户口现金和证券比值说明什么。

还有一个可以说明短期流动性高低的比率,就是证券户口里现金和证券价值的比率。2000年中国股市崩溃的时候,这个比例是1比3。即,全国平均股票户口中现金对应股票的比例是一比三。一元现金,三元股票。换句话说,就是大约70%的满仓。而现在的这个比例是4.5。

 

5。股价的历史经验值。

有一项颇有价值研究,即根据股市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股市平均净资产分红比例、无风险利率和股市平均市净率四个参数为基础,带入一个统计模型中计算,求得我国股市平均内在价值为每股8.45元。根据这个基础便可以大致估算股市泡沫的大小了。2007年4月3日沪市A股的平均价格是12.08元,平均每股泡沫为3.63元,泡沫度为42.9%;同样可求得当日深市A股平均每股泡沫为3.58元,泡沫度为42.4%。中国历史上三次大的股市泡沫破灭,都是在股市平均内在价值超过12元之上的时候发生的。目前中国股市两个市场的平均股价已经达到13元左右。

 

当然,我们还有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参考指标。大家对这两个指标已很熟悉了,无需多说。目前股票市场的两个指标,已经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一倍左右。我不想说,现在股市马上就会崩塌。但是,如果马上发生,并不会令人感到有什么奇怪和意外的。

 

股市短期是否还会向上?

那么,股市是否还会上涨。我不能否认在目前的这种气氛下,很有可能会继续向上。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市场流动性短期依然充足,而且,更关键的是,人气鼎盛。在一个特定的泡沫股市中,人气和谣言是最重要支撑市场的力量;第二,国内的实际负利率,以及央行宏观调节政策和工具的失灵。

 

股市顶点的几个参考推断

问题是:股市会这样一直冲上去吗?它短期或者中期的市场极限在什么位置呢?我们不倾向于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谁也不是神仙。但是,如果您仅仅是听来参考的话,我们也不妨说出来供您批评。正如同我在文章开头说过,这个结论不是一个精确精算的结果,只是综合了上面各个经验数据,在一个模糊统计原理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区间判断。我们认为:

 

1)股市短期的极限值在5000点

 

2)如果在十个交易日冲上5000点水平的话,中国的股市将发生一场中型的股灾;股指将被打回3500点左右;

 

3)股市有80%的可能在不到4800点的时候,开始一个为期2-3月的调整。而4800点是否一定是股市的中期顶部,主要还看其它宏观经济要素的变动。其中,汇率是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

 

4)股市有70%的可能在不到4500点的时候,开始做短期的调整,形成一个短期的顶部。调整的目标在3800点附近;

 

5)股市有10% 的可能性越过5000点后,再向6000点冲击。这种可能性要求QFII、股票投资基金和国内的企业参与和配合支持,以便向市场再提供大约5000亿的资金供应。一旦冲过5500点,发生大型股灾的概率将达到95%以上;

 

6)建议政府不必在4800点之下进行动作过大的干预;但是越过了5000点之后,政府的干预可能是必须的。

 

(以上仅供参考,不作为你股市实战的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