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要进阶,先学古汉语

分类: 书法教育 |
作品集自序
老徐练了二十多年毛笔字,也经常临帖。
但“创作”作品时,老徐经常去抄点各种展览作品集当中的东西,然后就变成了自己的所谓作品。
老徐觉得自己练了二十多年书法,不出个作品集,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老徐就自筹资金出了本书,书名就是《徐某某书法作品集》。
老徐请人给自己作品集写了个序。然后还自己也写了一个序,是为自序。
老徐的这个自序呢,你要是去读一下呢,只读前两行,就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因为老徐的写作水平稍微差了点,用文字简单讲个事情都讲不清楚。
用现代汉语写句话都写不通顺,就更不用说老徐的古汉语水平了。
致命的是:这个古汉语呢,恰恰是任何一位书法学习者最最重要的文化基础。
古汉语很重要
对于成年人书法学习者而言,假如你是非常努力临帖,那么你的书法水平今后所能够达到的高度,
并不取决于你小时候是否曾经参加过多少个书法班,而取决于你是否有着良好的古汉语基础。
当然了,你的古汉语好,并不一定意味着书法就肯定好。
只是古往今来真正有所成就的大书法家,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古汉语功底。
最为简单的道理:无论你是阅读古代书论、读帖观碑等等,都需要有良好的古汉语底子。
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对于古代书法家留下来的那些东西,你才会有着更全面的理解。
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你的理解,肯定始终是“隔了一层”,书法造诣无疑也将停留在低水平阶段。
不仅如此,如果你古汉语基础比较好,那么在学习古诗词、自作诗词等情况时,也会觉得更容易一些。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比如说孙过庭的《书谱》。
《书谱》既是有名的草书名帖,同时也是一篇书法理论著述,
而且是以骈体文形式写成的。
如果我们不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功底,就肯定读不懂这篇文章。
虽然也有人将该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但你读别人翻译过来的现代汉语材料,无疑是等于买了“二手货”。
而且译者对于《书谱》的理解,也未必就正确。
古汉语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古汉语教材
说穿了,古代汉语就是一种“工具”或“媒介”。
掌握了古代汉语,它就能促使我们书法学习的进程更快一些,学习的范围更宽广一些,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一些。
打好了古汉语这个基础,你会觉得学习书法也更有信心一些。
而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工具,那么我们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
将会感到行进起来是比较费力的,因为你会觉得哪儿都弄不明白。
很多需要自学理解消化的书法学习内容,由于古汉语不行,我们也就无法很好地去完成。
我们也经常听说过,如果某人大学期间,学的是文史哲方面的内容,那么他学习书法就会感到相对容易一些。
原因就是文史哲的东西,本身也需要良好的古汉语基础。
很多学员也经常提问:如果自学古代汉语,那应该买什么样的教材?
答案就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
这套古汉语教材非常经典,也非常适合自学。
如何将四册书都学完?我们当然应该是一册一册地去自学。
此外我们还建议,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也可多看看。一本很好的书。
自学古汉语
如果此前没有古代汉语的基础,那自学古汉语究竟难不难?
实话实说,真的挺难的。
常言说得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有古汉语基础的人,肯定会觉得古汉语自学没什么难度。
但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古汉语真是太难了。
所以说,如果你现在有机会接受古代汉语课程教育,那就赶紧多学点。
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说自学古汉语就根本“没戏”了。不是这样的。
真实情况是,只要你愿意下功夫,通过自学,你照样也可打下比较扎实的古汉语基础。
总而言之,自学古汉语的话,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会感觉比学习书法(指临帖等)本身要难得多。
这种时候,我们更要知难而上。
临帖中学习
在自学古汉语过程中,我们也完全可以结合临帖来提高自己的古汉语水平。
在临帖之前,我们需要对字帖本身的内容进行学习。
读帖,并不仅仅是观察法帖的字形结构和章法等元素。
你首先得弄明白,我们所临的这本法帖,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对于法帖中不认识的字,我们就要去查古汉语字典(如果是初学者,我本人推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然后将这些字义及其他内容,都写在字帖的页边上。
通过这种学习,我们不但能够加深对法帖本身的理解,自己的古汉语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那么究竟学习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认为你的的古汉语水平基本过关了呢?
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是:
在你临写我们讲堂布置的各类碑帖作业时,如果不参考别人已经整理好的东西,
你也能够对这些碑帖进行大致的断句,也能大概明白这些碑帖、信件主要都是讲了些什么内容,
到了这种程度,那就算你的古汉语水平基本过关了。
当然了,我们说的也只是大概的过关。
如果要深究很多法帖的一些句子和内容,你会发现,这些碑帖的释读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呢。
换句话说,有关法帖的考证、文字释读等事项,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做。
而要完成这些工作,你首先就得有比较扎实的古汉语水平才行。
201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