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答:答案应该是:隶书并不一定要写大尺寸的,写多大尺寸的都可以,大小不限的。当然,我们这儿所说的隶书概念,应该是指汉碑上各种正规字体,字字独立。从汉字字体演变史看,共分两个阶段,一是古文字阶段,二是今文字阶段。大致的分期是:秦以前算古文字阶段,汉以后属今文字阶段。而古文字向今文字阶段的演变,是经过了所谓“隶变”的过程。这个“隶变”,其实是经过了很长时间,使汉字一点一点、再一小步一步地由篆字字形演变成隶书字形。有关隶变的详细情况,书法学习者也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再回到隶书尺寸上面来。由于正规的隶书,尤其是东汉的各种碑刻,都写得比较工整,因此每个字都可单独拿出来练习。实际上,这种工整隶书的地位,与后来的楷书正体字地位是一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来在东汉末年,如果东汉王朝一直保持稳定,那么从字体演变角度看,应该在那时就出现一种或数种可作为标准的“标准隶书”,但这种隶书还没有产生,东汉王朝就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直到唐代,才出现比较规范的标准楷书字体。但唐代以后,由于印刷术的兴起,汉字体字演变也随之结束。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意思是,隶书正规字体即汉碑上的字体,其时代地位与后来的楷书是一样。如果楷书可写大可写小,那隶书同样也可以写大写小,而不拘泥于具体尺寸规格的。
我们以前曾说过,练习楷书时,也同时要练习一下行书。即你练哪家的楷书,就去练相应书家的行书法帖。同理,我们在练习汉碑时,也应该练习一下当时的“隶行书”,这种材料,包括汉简木牍甚至章草等,通过对汉简等材料的临习,可有效避免将汉碑越写越死板的毛病。这个道理,与练习楷书时不临写行书就会越写越僵硬是一样的。今天就到这儿,再见。
2016年7月23日 杨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