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时用中锋,何时用侧锋?

(2016-07-04 16:37:10)
标签:

中锋

侧锋

分类: 中涛谈书法

问:您好,我是初学者,想请教一下柳体什么笔画用中锋,哪些笔画可以用侧锋?谢谢!(中涛注:这是博友通过私信提出的问题,而非模拟提问。)


何时用中锋,何时用侧锋?

(图:柳公权《蒙诏帖》)


答:这个问题,好回答,又不好回答。说好回答,是很多讲述笔法的理论书会告诉我们,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换句话说,整体上要以中锋为主,对于一些需要比较有“姿态”的笔画,则需要用侧锋。说不好回答,是这些市面上讲笔法的书,多有机械主义之嫌。如果我们将这些笔法理论当作是临帖写字的最高指南,最后基本上越写越糊涂。

在笔法讲述领域,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神秘化,将其讲得玄之又玄。二是程式化,说你按照我的这个去做,就肯定能写出各种效果。神秘化当然毫无可取。而程式化,对于初学者确实比较有用。但程式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陷入其中,不再做别的思考和实践,你很难在初学的基础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就一直在原地打转,最后就干脆放弃了。

那如何掌握笔法?一般而言,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先阅读笔法理论书,再在临帖和实践中验证这些理论是否正确。二是先不看理论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临帖,感觉长进不大了,再去看看理论书,看看都有些什么可用的技巧。第一种算是理论先行,第二种算是实践先行。个人觉得,还是实践先行更有用一些:先不管什么笔法不笔法,就照着法帖的样子去临写,写不好之后,再思考,再观察以及阅读一些理论书,这样你会发现,一些笔法理论也是凭空想像,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性。

如果比较高级的阶段,所谓何时用中锋,何时用侧锋,根本不是那么机械的,更多时候是中锋侧锋并用,在中锋运笔之时,起笔或收笔处加上一些小动作,也就同时完成了侧锋的铺设。而在行草书中,很多笔法其实是“因地制宜”,根本就没有事先预设,而是边写边看,并根据章法、毛笔上的蘸墨情况来随机处理。

总而言之,在笔法理论上,不必过于在意,实践最重要。与其纠结这一笔该用中锋还是侧锋,还不如多去临写几次,临写次数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感受。这就好比学习开车,如果天天只在家里纠结于这个弯该打几把方向,那个弯应该如何提前收油,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唯一有效的方式,你得自己开着车上路去感受,才会真正理解。当然了,我们只是讲这个道理,写字写错了不会出人命,艺术上可以大胆妄为,但开车则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无证驾驶或酒后开车。今天就到这儿,再见。

2016年7月4日 杨中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