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人人都爱王羲之《兰亭集序》?

(2016-01-08 11:04:40)
标签: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社会心理学

分类: 中涛谈书法
问:王羲之《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我感到有点不解的是,为何《兰亭集序》会这么受欢迎?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书法社会心理学话题。今天我就来对此谈一点自己并不成熟的看法。首先要说明一下:这并不是撰写学术论文,我是想到哪儿说哪儿,很多看法也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可能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

问:《兰亭集序》受欢迎程度很高,具体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这个我们可以随便举些例子。如果你书法初学者,开始时可能只接触欧、颜、柳、赵等楷书字体,然后就得接触行书。而刚开始接触行书时,很可能接触的第一个行书字帖,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起首第一个字为“永”,还被一些“好事者”添盐加醋后,延生出所谓的“永字八法”,还说什么写好了这个“永”字,所有汉字字形和用笔也就都掌握了。虽然这是很可笑的事情,但也足见《兰亭集序》影响力之大。

从某种程度上讲,《兰亭集序》甚至成为“中国书法”的代名词。在一些有关中国书法的创意方案设计中,绝大多数也是考虑将《兰亭集序》作为基本素材(截取《兰亭集序》的片断、数个字或一个字等等)。对于一位普通书法爱好者而言,他或许没听说过《祭侄稿》、《黄州寒食帖》,但他一定听说过《兰亭集序》。

为何人人都爱王羲之《兰亭集序》?  
(图1:神龙本《兰亭集序》)

问:具体是哪些原因,导致《兰亭集序》如此受到欢迎?

答:《兰亭集序》“人气超高”,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一、作者是“书圣”王羲之。二、书体为最为常见的行书。三、内容上同时流露了喜、悲两种情感,而喜、悲交织,正好也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变化相契合。

我们不妨再来进一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先不去管《兰亭集序》的“真伪”问题,讨论前提上,就认定目前世传《兰亭集序》为王羲之所书。由于王羲之自唐朝以后一步步走上“神坛”并被称之为“书圣”。既然是书圣了,就得为其选定相应的代表作。而王羲之的其他行、草书内容,以信札居多,无法承担起代表作的重任。而作为序文的《兰亭集序》,在内容上夹叙夹议,总字数不长不短较为合适,同时又是以比较好认的行书书写,这样无论是形式上、内容上,以及文字总长度上,都比较符合作为王羲之代表作的基本要求。

换句话说,《兰亭集序》在作者知名度(王羲之啊、高大上)、字体(行书,不像草书那么难认)、内容(寄情山水,有喜有悲)等方面都比较好地满足了大众要求。无论是“气质”还是“颜值”都较高,正是这种“综合分值”比较高,使得《兰亭集序》具备了“雅俗共赏”的特点,因而也就经久不衰,并受到了各个阶层人士的欢迎。

为何人人都爱王羲之《兰亭集序》?  
(图2:博友定制本人所临《兰亭集序》四条屏)

问:你对《兰亭》真伪是何种看法?

答: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下次有机会再具体探讨。简要说一下我的观点:《兰亭序》本身应该是存在的,但不是当前传世摹本(神龙本)及其他临本的那个样子。有关《兰亭》真伪的事情,个人觉得是“既说得清楚,也说不清楚”。如果是闲聊的话,几天几夜也聊不完。其实有些事情本来就是“糊涂账”,而我们又非要说清楚,那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呵呵。

2016年1月8日 杨中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