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费誓”中的“勿敢越逐”
(2010-02-24 10:12: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 |
但是,按照原文,此处的“勿”字,不太可能是否定的意味。我们必须借助这一文字诞生时的本义来廓清整个句子意思。
“勿”的意思,先查《说文解字》:“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凡勿之属皆从勿。”
显然,它是个象形字,本意是“旗帜”,用做否定的副词,显然是通假之用,它与“无”、“莫”等字音近,符合通假字衍生的一般条件。
继续分析“勿”字之义。许慎说“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这一解释,意思是,提醒、督促民众,有“急切”义。
让我们套在“勿敢越逐”,其意思就立刻明了了,不是”不要追逐“,而是要“赶快追逐”,即
其实,许慎提到的“勿勿”,在《礼记》、《大戴礼记》中有进一步解释,即“尽力而行”、“努力”之意。
1、《礼记》:勿勿,诸其欲其饗之也。犹勉勉也。
2、《大戴礼记》:君子终身守此勿勿。注:勿勿,犹勉勉。
我认为,“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一句,目前流行的《尚书》版本中的解释,都是胡说八道。我的解释足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