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虐爱电影
(2017-01-25 18:32:01)分类: 歌书电影 |
1.《欲望的谎容》
上映时间:2006年8月10日 导演:金基德
主演:成贤娥,河正宇,朴志妍,金成民
自信,还是安全感缺失,爱欲,还有孤独。时刻担心着爱人会在某一刻开始厌恶自己了。她陷入了内心的苦难。于是她整容变了一张新的脸。她走进自己设置的悖论——既希望智宇爱此刻的自己,又不希望他不再爱过去的自己。深爱令她堕入魔障。一个人开始同自己为敌。影片的后半部,智宇发现思喜身份的真相,震怒中他也去同一间诊所整容。他们太爱对方。他们面目全非。
2.《对她说》
上映时间:2002年3月15日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主演:加维埃尔·卡马拉,达里奥·葛兰帝内提西班牙
描述了二个男人之间的友谊、孤独,以及激情过后心灵的复苏。它也讲述了情侣间缺乏交流与交流的重要性。
阿尔莫多瓦的节奏感具有灵性,并且常常快我小半拍,所以阿尔莫多瓦的电影绝对无法被人冤枉成:沉闷、乏味、节奏慢
如果还是会用那些词去形容他的电影,只能怪你已经被美国片宠成粗糙、快速、缺乏质地的口味。
阿尔莫多瓦把这一切展现的时候,却完全不会有残忍的恶名。那些主人公都异常勇敢和倔强,有时是存有天真的念头,也许与悲惨抗衡,的确需要用天真的制幻感来稀释个人的大悲哀。
3.《喊山》
上映时间:2016-08-26 导演:杨子主演:王紫逸,郎月婷,成泰燊,余皑磊 中国大陆
片中有妇女被拐卖、囚禁和欺凌,也有偏远的山村、险恶的人心和弱者被逼急后的爆发,影片对穷乡僻壤的刻画,村民生存状态的描写,是隔着大山放声高呼,是坐着驴车悠悠然唱山歌,是看着玉米磨成浆缓缓流下,是端着大碗饭开心地扒拉,总之,是一种挺开心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4.《燃烧的平原》
上映时间:2009年9月17日导演:吉勒莫·阿勒加主演:查理兹·塞隆,詹妮弗·劳伦斯,何塞·马利亚·亚兹皮克,金·贝辛格美国、阿根廷
一个女人因年轻时的错误而饱受挣扎但最终获得救赎,只不过导演采取了很多写小说的技巧,诸如多线索、倒叙、悬念、对比、象征等来表现它而已。她是长女,内敛而坚韧,父母不在时,毫无怨言地照顾弟、妹,麻利地做家务,所以她对家庭有着很深的责任感。正因为如此,她对母亲的背叛更加敏感,更不理解,更为伤心,以致最后犯下错误,但由于害怕,她没有告诉家人真相,自己独自承受一切。当Santiago来找他的时候,出于对真相的好奇,她答应会面。很快,她发现两人同样内敛、敏感,于是对真相的探寻变成了相互的慰藉,对爱的渴望代替了对家庭的责任。可是,这份爱太过沉重,背负了不应有的伦理重压,她无法承受,所以最后她选择逃走。
丈夫在床上的疲软——他像是在求饶般地说,我不行,对不起,我就是不行!那是对一个女人的侮辱,一个渴望得到和拥有的女人在关键时刻被白了一刀,她会有何感想?
那个男人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看到了那道细长难看的伤口,却义无反顾地狂吻起来,像是在啜饮着一杯美酒,伴随着女人神经质地抽搐,我们更像是在欣赏一种精神的交流,纯粹的柏拉图式的恋爱,而不是粗鄙的交合。一个在家得不到自尊和自信的女人在陌生男人那里能获得最基本的满足感,生活就是这样讽刺。所以,我个人的结论就是,她在性方面犯了错误,但她却没有违背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理智性出轨”。
5.《黑暗面》
上映时间:2011.9.16 导演:安德雷斯·拜兹
主演:玛蒂娜·加西亚,克拉拉·拉戈,奎姆·古铁雷兹,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
这部影片里,每个人都有黑暗面。大指挥家男主人公:其实男人往往都是这样的,即使他很爱你,你失踪了,他是会伤心一阵,然后说一句“祝你幸福”,可是最终还是要继续生活。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男人在这方面比女人想的清楚很多,他们大多不会因为一个女人离去而放弃生活的。所以女主角和很多女人包括我一样傻傻的把自己看得太重了。而男人另觅新欢的速度之快,也真是令女主角大跌眼镜。男主角在寂寞空虚的时候,有个漂亮女招待主动递来橄榄枝,男主角怎么可能不接呢,这也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包括后来为了哄新欢开心男主居然说“贝伦和我没关系了~”躲在镜子后面的贝伦当时心情会是多么的绝望啊~可这也让她认清了男人~看透了爱情~其实女人在男人心里也真就那么回事~
法比安娜:这个女人有着天真的一面,出场时候也显得很善良。可是她的心机也很重。她在男主角身边时候听到别人说的每句话,他的脸上都会浮现出阴险的表情,比如,听说男主角房子是租的,听说男主角不是本地人还要回国去,她的表情都有变化。她内心打着小算盘。包括她的警察前男友说她最终还是不跟穷警察而是找了一个有钱人一个指挥家,她也不置可否,脸上还浮现着自信的微笑。这是多么肤浅自负的一个女人。她以为自己有美貌就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住大房子,嫁艺术家。可是我也注意到了,她和男主是多么的不配,男主角给她介绍乐器时候,男主角解释自己喜欢亲近自然找灵感的时候,她都是一脸的不解和茫然。显然一个女招待和一个音乐家,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的唯一共鸣只有上床而已。所以当她一步步接近真相,当她可以救出贝伦时候,她犹豫了。她害怕,她怕贝伦出来会毁掉她的公主梦,把她打回原形。她想到贝伦是个设计师,又是和男主人公来自一个国家有着那么深厚的感情,怎么想都是贝伦比自己更有优势。于是她狠下心不但不救贝伦,反而把屋子的家具格局改了,让贝伦的密室不会被发现。她的感情应该不是纯真的爱,而是掺杂了太多的物质因素,从她住到大房子里之后兴奋的跳到她看男主角指挥乐队时候的自豪表情,都可以看出来,她喜欢的是男主角能够带给她的生活档次
~她又怎么舍得失去这一切呢。
贝伦:女人总是这样,想知道自己在男人心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当她看着男人带着玫瑰花回来时,目睹男人借酒消愁时,假如她带了钥匙,她就会出来拥抱男人,故事的结局也许很美好。但这样她也就测试不出人性真正的阴暗面了。她没有钥匙,所以她才只好勇敢的直面男人决定放弃她并说“祝你好运”,直面另一个女人在镜子前自信的扭动勾引他的男人。她在目睹自己深爱的男人和另一个女人上床时候大声喊停,可是没有人能听见,当她经历这一切,对她来讲爱情也许已经不算什么了,她已经认清了男人的真相,所以她剩下的只是求生的欲望。所以她要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包括那个和自己男人上床的“贱人”。很可惜,她没有想到,法比安娜发现了密室的打开方法却不救她。于是她再一次认清了不只是男人,女人也一样可怕。我想这一次她应该是彻底的黑化了,她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她开始怀疑人性。最后,贝伦装死,引来了法比安娜,把她敲晕后,逃了出去,把法比安娜关在了密室里~
这一逆转似乎对贝伦来讲是出了口气,但是其实贝伦经历的一切对她已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她出来后没有和男主角重新和好,而是去了海边,她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6.《未知死亡》
上映时间:2008-12-25 导演:A.R. Murugadoss 主演:阿米尔·汗,阿辛,吉雅·可汗 印度
巨雷的电影。动作血腥暴力+王子灰姑娘浪漫爱情喜剧+悬疑+玩失忆+复仇+MV=极品雷电。我是服了这个编剧。居然评价还这么高!你们有品!居然评8分!各种漏洞,各种抄袭,整个都是记忆碎片的影子、帮盲人过马路是抄袭天使艾米丽的桥段……
7.《最美好的时光》
上映时间:2005-10-28 导演:侯孝贤主演:舒淇,张震,梅芳,廖淑珍,狄玫 台湾
好沉闷的一部电影。最好,不是因为最好所以我们眷念不已,而是倒过来,是因为永远失落了,我们只能用怀念召唤它们,所以才成为最好。”——侯孝贤。三段故事,第一段的单纯明朗和第三段的晦暗迷离对比强烈。最喜欢的倒是逆序的第二段:华锦衣角拂起缱绻哀怨的情愫,咿呀南管难诉欲说还休的惆怅。她的试探落空,如潮打空城,寂寞又回。拨尽寒灰、卷帘凝望中,任几滴梨花泪慢慢干涸。仍是不动声色地帮他梳头、着衣、打水、送茶,举止间柔情无限,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偶尔自己心中隐晦着自知,却也只能在清醒中看着这时光从指尖流去无痕。过着的时候便不能悉心全意,过完更不能算数。然而,不甘心又能怎样呢。这“最好的时光”,终究还是会如沙漏中的流沙般,不知不觉地流逝殆尽。
当有爱情驻扎的最好时光因为时光的流逝、生死的屏障而被迫终了,我们有轮回和缘分的信念来战胜它,从而获得生生世世的永恒。
比如白娘子传奇,道来的正是这世世代代的难了缘。文明古国是多么优雅而无奈,明知道这孤岛般的安慰外,是冰山永夜的无边无垠。
8.《遇见你之前》
上映时间:2016年6月3日 导演:西娅·夏罗克
主演:艾米莉亚·克拉克,山姆·克拉弗林,珍娜-路易斯·科尔曼,查里斯·丹斯 英国、美国
如果不是男主角因为意外坐了轮椅,也不可能会喜欢上村呆吵的女主角,男主角的人生一定会是长腿大胸的配置。但是坐了轮椅,这一切就发生得自然而然。一个瘫痪的人遇见爱情会不会让他重振旗鼓?说实话我个人觉得爱情只是一根救命稻草,它只会看起来让瘫痪的人不那么惨,但是请不要用爱情去当人生的接盘侠,因为活出什么样的人生,靠得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给你的爱情。
9.《活色生香》
上映时间:1997-10-29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10.《离开拉斯维加斯》
上映时间:1995-10-27
试图解释爱是一种徒劳的举动,爱可以表示为万物,同时也意味着虚无。这部电影里,最典型的倒不是本的失败,而是本的沉沦的自由性与彻底性。这种沉沦,连爱情都无法救赎和缓解。和这种虚无相关的,是莎拉对本徒劳的,虚无主义的爱。也许是一种对美国梦的反讽。但这样一来,一部人性的电影,就变成一部社会与权力电影。这不是我想要的。本之依赖酒精,正如莎拉之依赖爱。对本来说,他的堕落,在电影语境里,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甚至具有一种能得到众神认可的真正人性的光芒。在这里,道德、责任与爱都变得渺小和多余。沉沦成为生命本身唯一的能量,唯一的道路,唯一的意义。在他自由的选择沉沦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学着平静的和死亡相遇、相知乃至相交。一种死亡的必然性从他骨子里四溢出来,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他接受这死亡的邀请。这也是一种人性的勇敢,沉沦成为生存本体,超越世俗规范与正常人性而变成正常人性本身。没有人有资格指摘本的堕落,因为这沉沦,在内在性上,不是堕落,而是以极端个体的形式进入死亡坦途的唯一之路。这种道路的合理性与人性化,就像真正的自杀对自杀者的人性化,就像一个人为其理想去奋斗和拼搏一样勇敢和正常。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态度与实践,比之以浮士德开天辟地般的积极创造,也实不为过。莎拉对本的爱,对莎拉来说是万物,可是对本来说,却是虚无。当他让自己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时候,爱就不再能安慰他的绝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二人,最终也不能通过互相救赎走到一起,从绝望中摆脱的内在根由。实际上,对本的爱,只是莎拉没有绝望到本的境界的一种表现。倘若她也位列虚无的仙班,她需要的就不是她对本的爱,而是本的酒精。本只是莎拉无聊与痛苦人生的救命稻草,她相信她可以借此得救,成为一个幸福的常人。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本已经无可救药,也不想自己有药可救。他只想这样死去,别无所求。当莎拉明白本其实已经变成虚无本身时,她甚至也没有绝望。她并不要求他爱她,她只是要求他能够让自己来爱他。但对于一个虚无主义者来说,不管是爱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爱,在本质上,都已经变得多余。但本与沙拉是一种知遇,他们内心里深在的认同与相惜,这是他们互相寻找、遇到和爱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