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长白老师是叔蘋奖学金第18期得奖同学,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历任石景山钢铁公司研究所技术科科长,首都钢铁公司总调度室调度长、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副董事长。从1953年到1996年,从基层实习生到厂领导,赵长白老师在43年的工作时间内,曾获得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也接待过不同时期的国家领导人到厂参观。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女领导,她为首钢集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7年11月5日,我与叔蘋北大附中采访小组的李一一、陆道炜、陈易潇等同学以及北京叔蘋同学会副会长杜胜勇一同探望并采访了叔蘋老同学赵长白。赵老师和她的爱人非常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在冬日上午的暖阳中,我们围坐在赵老师身边,听她将自己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与叔蘋奖学金之间的缘分娓娓道来。
赵长白老师于1931年出生在上海,她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家中有五个孩子,赵老师是长姐。那时家里一共八口人一起生活,家中的经济条件虽然能满足温饱,但很难承担晚辈受教育的费用。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们还曾从上海逃难至江苏镇江。那段日子尤为艰难,但是生活的艰苦并未消磨掉赵老师的求学上进之心。身为长姐的她虽然承担了更多压力,但不负父母的期许,有着非常好的成绩,并在生活中锻炼了组织能力。赵老师在说起这一段过往时非常豁达,没有一点辛酸之意,反倒是认为童年、少年时期的经历磨砺了她,为她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决定赵老师人生的真正关键点在她的青年时期。在那个时代交替、思想革新的年代,赵老师无疑走在了最前端。在1949年之前,她就曾数次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赵老师深受她十分敬佩的居里夫人的影响,认定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最为重要,希望能够上大学提高知识水平,走上“工业救国”的道路。然而赵老师身为家中长女,她的父亲非常希望她能够在高中毕业后学习中医继承家业,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在人生的岔路口,赵老师做出了影响她一生的抉择——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学习科学技术。孤身一人,背井离乡,远赴寒冷的东北。赵老师选择相信自己,也相信人民政府——由于政策对于大学生的扶持,学校免掉了她的学费,同时为她提供助学金作为生活补贴,这使得赵老师能够有机会完成学业。赵老师刚到东北的那个冬天,不幸患上肺结核,然而她不想退缩,只是申请不上晚自习和体育课,一边治病,一边坚持上学。这种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大为震撼。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赵老师不断对我们强调一切都要靠自己、要自力更生,这番谆谆教诲让我们反省自我、受益良多。
幸运的是,赵老师的身体慢慢痊愈,她熬过了那个漫长寒冷的冬天,熬过了那段艰苦的大学时光。在大学的四年中,她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坚守住了心中的理想。1953年,赵老师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毕业,到首钢参加实习工作,从此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首钢,她从基础的普通技术人员做起,由于是大学生,又特别有能力,赵老师慢慢做到了技术管理处处长。在这个阶段,她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坚定了为国家效力的理想。从此无论多么辛苦,她都坚守在首钢,为国家钢铁事业付出了一生的心血。1966年3月,赵老师被任命为一个试验厂的厂长,然而紧接着6月时事动荡,她又被下放到车间去做电工。可赵老师并不因为职位的高低变动而感到郁闷,相反,她认为做电工使她锻炼了基础的手工操作能力,是一件非常好的事。1968年她调回环保处后,依旧不坐办公室,而是坚持去到现场,贴近基层工作,这个习惯在她1976年重新被任命为厂长之后也被延续了下来。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厂长,赵老师说,想要成为一名好的厂长,一是要注重技术创新,为此一定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新技术;二是使调度、组织更有效率,为此一定要了解基层的工作情况。
从1976年到1996年赵老师65岁退休的这20年中,她的头衔由厂长变为企业化后的总经理,荣誉也日益增添,而不变的是她对首钢的满腔热忱与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从1953年到1996年,在赵老师工作的43年中,首钢实现了从“有铁无钢”到年产200万吨钢,再到年产800万吨钢的飞跃。首钢能有这样迅猛的发展,赵老师功不可没,她也因此得到了首钢人的爱戴与敬佩——即使在退休多年后,还有人在遇到问题时来到赵老师家求教。
我们沉浸在对于赵老师人生经历的震撼与钦慕中,赵老师却并不自傲,转而动情地谈起她与我们之间的纽带——叔蘋奖学金。
赵长白老师对叔蘋奖学金、叔蘋同学会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如前文所提,在家庭兄弟姐妹众多而自己又是长姐的情况下,她的教育资金非常匮乏。赵老师中学时代就读于上海南屏女中,初中学业就是依靠助学金完成的。高中偶然从报纸上得知了叔蘋奖学金,成绩优秀的赵老师轻松地满足了那时叔蘋对本校成绩达到85分的要求,从此开启了与叔蘋大家庭的缘分。叔蘋奖学金支持她完成了高中的学业。赵老师觉得正是因为叔蘋奖学金的帮助,她才有能拥有读大学深造的机会,因此她非常感激顾乾麟先生,非常感谢叔蘋奖学金。
提起当年的叔蘋大家庭,赵老师如数家珍。她告诉我们,叔蘋同学会是一个特别重视感情的地方。当年叔蘋同学会的活动顾先生和顾师母都会亲自参加,顾先生出国回来还给同学们带了当时非常稀有的人造丝袜作为礼物。赵老师说在叔蘋同学会一直受到“要做好事、为社会做贡献”的教诲,这些教诲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观和集体观,也激励她在此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奋进。同时,正因如此,无论是之前与赵老师取得联络时,还是登门拜访时,听说我们是叔蘋同学,赵老师都非常热情与亲切,还特地给我们展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手稿。多年前叔蘋同学的精神和叔蘋大家庭的温情通过赵老师的讲述传承给了我们新时代的叔蘋同学,跨越漫漫时光,历久弥新,令我们更加动容。
赵长白老师今年(2017年)已经86周岁,除了腿脚有些不便,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接受我们的采访时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她作为女厂长的风范。同时,她的殷切教诲让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人生启迪更是令我们受益终身。赵老师的爱人已经九十多岁,却与时俱进。在我们采访赵老师期间,老先生就用平板电脑看新闻,后来还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心脏起搏器。他言谈幽默,言语中显现着人生大智慧。希望赵老师和爱人多多保重身体,衷心祝愿他们能够健康长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