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书法家县长赵祖望
(2014-03-21 11:22:33)(1914年7月-1915年12月任青田知事)
赵祖望(1885-?),字渭舫,又作苇佛,近代书法家。1885年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
1914年7月至1915年12月出任青田县知事。任内主持青田石雕赴美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积极组织数百件石雕作品参加系列地方性展览选拔,于十八省赴美赛品初评中脱颖而出,进而夺魁巴拿马,饮誉全世界。
赵祖望知青田县不久,适值乡绅、中国赴美国赛会监督兼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陈琪,组织征集展品,参加美国旧金山第十三届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
1914年8月,青田县署即呈报浙江巡按使公署批准,由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等集资暂立“翕和美术公司”,购办青田石货,运美国参加巴拿马赛会。
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的“梅鹤大屏”、“牡丹瓶”、“碧色大印章石”、“竹林七贤图像”等12件石雕作品和金鍼三的“小屏风”,获得了工艺品最高荣誉奖——银牌奖章。“于是,青田石之名,遂大震于全球”,被誉为“罕世奇货”。
在青田山口镇,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青田知事赵祖望上任伊始,曾多次亲自到山口村,视察周芝山(国瑜)家兄弟置办参赛展品等事宜。出身艺术世家的县令,对大型石雕《天堡城之役》十分赞赏(表现辛亥革命江浙联军攻打南京天堡城的战斗情景)。该作品石料重450多公斤,人物众多,场面壮观,十分精细,乃是周家老四周敖(旭卿)的力作。后来,周芝山又拿出了一件《岁寒三友》给赵祖望鉴赏。这件作品构思独特,背景是寥寥数笔的松枝、竹影的大写意,右下方是老树梅花,刀法也十分简洁。而主体中间则是三位人物,一老者与一青年正在棋盘对弈,棋盘上的黑白阵图依稀可辨。另一旁是一小女子在把扇煮茶,炉中的火焰时隐时现,小女子婀娜多姿,楚楚动人。非但人物安排得当,动静结合也恰到好处。整个作品情景交融,使人不禁心驰神往。周芝山正是利用这一独特的构思,来表现他不趋炎附势的情感。赵祖望见此佳作,拍手叫绝。他问周芝山是谁的作品,周芝山却含笑答道:这是小妹(周国妹)的手作。赵祖望惊喜万分,便欲一睹周小妹的芳容。但周芝山却以礼教家规为辞,婉言拒绝了县太爷的好奇,只让这位父母官隔着门帘看了看周家小妹的三寸金莲,让他去猜度周小妹的倩影。赵祖望十分感慨,于是他在禀请浙江巡按使屈映光为此题额一匾后,又特加赠周家一副锦帐,以光耀周家门楣,寄存自己的政绩。
1914年10月,知事赵祖望再次莅临山口村,为青田翕和美术公司颁赠由屈映光巡按使题署的一块“工精刻楮”匾额,赠送周家一副锦纹罗帐。一时传为美谈。
“工精刻楮”乃取宋苏东坡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之二诗意:“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这是屈映光将军对青田石雕的高度评价。
1924年9月,占据浙江的军阀孙传芳,派兵进攻泰顺。入城的军阀由孙部驻福州十一旅支队长沈珂率领,22日清晨兵临泰顺县城,进攻南门。守城的国民党警备队200余人抵抗了几个小时后,终因寡不敌众,援兵无望,县城陷落。泰顺县知事赵祖望和参谋周元被迫逃离。赵祖望先后集的300多副宋词联,即在这次兵变中毁于一旦。
1931年杭州西泠印社刊行的影印本《宋词集联》(上、下),是赵祖望离开泰顺,在杭州养病期间续写的。他在自序中说:“文园瘦损,聊当呻吟,屈子悱恻,实多寄托。益以朋簪酬赠之辞,名胜纪游之心,或感时述事,或缘情体物,亦仍借彼成语,抒我幽怀。”短短数语,将集句联的作用说得明明白白。书中还有朱孝臧、叶恭绰、赵尊岳、吴庠、叶玉森等江南名流为之作序,赞扬他运用成语如同己出,剪裁精密,天衣无缝。如:
平生塞北江南(辛弃疾),直至如今(赵以夫),自叹多愁更多病(周邦彦)
几处歌云梦雨(晏几道),为谁教我(毛平仲),时光堪恨也堪怜(赵长卿)
联中的句子虽然都是现成的,却与集句作者的经历、心情,十分熨帖。
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为纪念宋诗人林和靖而建的“放鹤亭”,其楹联:“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就出自赵祖望的手笔。他又集白石道人词句题西湖钱塘春酒馆联云:“忆别庾郎时,但浊酒相呼,问春何在;回首西湖上,有玉梅几树,嫩约无凭。”
赵祖望的书法题签,在民国初期,擅名一时。近几年来,赵祖望的对联屏书法,纷纷亮相上海、昆明等地的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