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没用,实力才是硬道理
人一上年纪,就容易感悟人生。
(1)
嗯,就叫她C吧。
C娇嗲地到了定好的包间,银行的朋友,带上了五六个他的客户朋友,
我是个好面子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个特别淡定的人,所以我就装作没看见。
满桌男人和C调笑,夸她漂亮有见识风情万种,都想和她做朋友,交换手机号。
饭菜到一半,朋友在我耳边说:让你朋友收敛点,满桌子花蝴蝶样乱窜,丢死人了。
为维护朋友,我说:还好吧?她只是活沷了点。
银行朋友:一个人有没份量,不是靠你在饭桌上拿几个手机号称出来的,她这样子,就像是南方人不爱吃的酸菜,哪儿哪儿都有她,我们想说个事也总被她打断……
这次饭聚,我得出了这样两个人生道理:
1,你几斤几两,不取决于你认识多少人,而取决于你的价值和能力。
2,不相干的聚会尽量不要凑,你以为自己是花魁,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碟酸菜。
(2)
第二次心得,来自于我曾接的一笔生意单——虽然不大,但毕竟是我有生以来自己开公司谈的第一笔生意嘛,所以我做了很多准备,不仅狠狠打扮了一番,抹了口红,还准备了防醉药。
我怕单接不到,就满桌子敬酒,连客户的司机我都当大爷样敬,然后……吐了,不过我大巨蟹最坚强无比的特质,就是——醉死也要安全回家再睡。
第二天我头疼了一天。
介绍生意给我的朋友,说了一句话,让我头疼到现在:你根本没必要喝那么多酒,他在网上搜了你作品,就敲定了你来做这单。
大爷的,就不能提前告诉我吗?害得老子喝得差点胃都炸了。
你自己笨怪谁?我是那种扯闲篇拉不靠谱生意的人吗?说白了,你没这能力人品,喝死了也接不到这笔单。
我这么聪明的人,当然又因为这次酒局总结了两条宝贵人生经验。
1,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2,靠谱和能力,是把自己变成金子的不二法宝。
第三次的心得,来自昨天的一场旧同事小聚会。我们当年考证券从业证时认识的,后来各自东西。我没什么变化,她们中的A开了自己的公司,B在家带孩子。怀旧之后,当然说眼前的事,A感慨养孩子成本真高,她刚刷信用卡,给四岁的女儿报了课外英语班,一学年22900,优惠了3000,实付19900。我随口问,你女儿每年要花费多少?她说没算过,不过随便算算,包括进幼儿园的择园费,课外的滑冰课、钢琴、马术……平均一年估计最少20万。
B显然惊呆了,思绪还停在那课外英语上,问:这差不多2万的钱,每周学多久?
A轻描淡写:每周两次课,一次两个小时,还有其他课外的呢。
B更惊了:“这么贵?我儿子一年幼儿园费用加起来,都不用这么多呢!”,意识到自己有点LOW,又解释说:你们有钱人,把老师胃口都撑大了,去年教师节,我给我儿子的老师发了个200的大红包,她就说了一个‘谢’字,见面了,和从前一样,一点没变。
A一下子笑崩了,半天才止住笑,说:我老公就是教书的,坦白跟你讲吧,他根本就不想收红包,但不收,家长们说他装逼,嫌少,怕对他孩子不好。最后弄成的局面是,所有的家长,都送差不多数额的红包,他哪个家长也记不住。能让他们记住的,除非是人家红包一千,你一万,不然你怎么拔尖?当然,最有效的红包,就是孩子成绩好,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成绩好的孩子。
我这么善于总结的人,当然又有两条人生经验出炉了。
1.
2.
(四)
她说:我不仅原谅他出轨,都下跪了,他还那么狠心,非要离,我不离,他打我,把二十多年夫妻感情都丢了。
我说:如果下跪就能解决问题,那所有人都不必努力了,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没情了,就谈钱,你能得到合理的夫妻财产吗?
她一下子开心了,说,我能。
我们再聊,她不再那么悲催了,反而有种对新生活的向往。
我这么喜欢找规律的人,当然又找出两条人生经验了。
1.
2.
(五)
因为神奇的“六度空间理论”,一线大咖,可能和摆水果摊的在一个群。那些手握重要资源的影视名人,经常被一群小编剧小作者围捧。更有不少人乐此不疲地穿梭入各种饭局,希望得到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
但是,至今,我没看到一个编剧或作者,因为混圈子,而签了一个很体面的合同。
什么叫体面的合同呢?一线编剧,人家出30万一集,还要等排期;没作品的你,人家出3千一集,还觉得是因为心慈手软照顾新人给了你大好机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