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对脾气倔强、自以为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

(2009-05-03 16:41:51)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指导

xx

上海

分类: 孩子教育

对脾气倔强、自以为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

 

    

    作者  浦江一小   凌翠凤
    一、情景描述
    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巡视搂面,四(2)班的张老师急匆匆地对我说:“凌老师,你们四(4)班的肖XX今天在排队离校时把张XX往死里打,老师对他指出了,他还死不认错,与老师顶嘴,大发脾气,现在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听她这么说,我还真有些惊讶:这么一位学习优秀的学生今天怎么了?
    我来到办公室,只见肖XX一边哭泣,一边还在与旁边的老师大声嚷:“不是我的错!是他(张X)先打我的。”“那老师没有看见张XX先打你,只看见你把张X往死里打。你打人总不对吧。再说,你还与老师顶嘴。”
    “不是,是老师不让我解释!” 肖XX一边大声喊,一边很伤心地哭泣,肩膀还一耸一耸的,表现出一副被委屈了的样子。
    “那你想把事情解决吗?”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平静地问他。
    “反正不是我的错!是他先打我……”他头一歪一歪,还是一副不肯认错的样子。于是,我就让他先到一边去冷静一下。因为我知道此时他是无法接受任何一位老师的批评、教育的。
    在我的印象中,肖XX是一个能说会道、成绩优秀的孩子,他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应该说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孩子。难道我的判断错误了?于是,我就对他作进一步的了解。

    二、了解个案背景
    (一)家庭背景
    1.家庭情况
    这是一个从湖北来到上海打工的三口之家。孩子的老家在湖北,那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父母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母亲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但是父母都看到了文化的重要。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从山区带到了上海来读书,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
    2.家庭的经济状况
    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水道修理工,母亲是一个服装厂的普通工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能维持一个普通家庭的正常生活。
    3.家长的教育态度
    父母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尤其是对学习看得比较重,很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尽管父母的工作都比较忙,但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抓得比较紧,不管多晚,家长总会看看孩子的作业,老师要求家长签名的,几乎没有一次遗漏。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绝大部分能满足,对孩子的道德品行,家长似乎比较信任孩子,因此关注得不是很多。
    (二)孩子的情况
    1.从他的父母处得知
    孩子生性比较聪明,也好表现自己。他小时侯得过两次大病,因为动大手术而全身麻醉过两次。由于先天兔唇,他在这方面有些自卑,有时表现出古怪的性格,谁一旦触及到他的“伤疤”——兔唇,他就会大发脾气。无论怎么劝说都没用。他是一个极有个性的、自尊心极强的孩子。
    他在家里对母亲有些看不起,认为母亲没有文化。所以,母亲对他说什么话,他总是说:“你没有文化,你又不懂的。你说的是不对的。”母亲在他心目中没有威信。他常常表现得自以为是。他对父亲的话还算能听,在他心目中,父亲有点文化,又写得一手好字。但是父亲教育简单、比较粗暴,所以,他对父亲还是有些口服心不服。
    2.从他的同学处得知
    他年龄比同龄孩子大2岁,他喜欢看书,知识面很广。生性聪明,学习又比较努力,成绩优秀,活动能力也强,常得到老师的器重。所以,渐渐地,他便产生了“谁都不如我”的优越感,对别人的批评,总是听不进去,对于别人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他总是不屑一顾,有时还故意贬低他人。他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不错。但是,在同学面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别人有一点点侵犯他的行为,他就会对同学大打出手。所以同学们对他有点畏惧,在同学们心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但傲慢、霸道的人。

    三、查找家庭教育的不足

    1.注重孩子文化学习,忽视品行教育
    由于孩子的父母都是从外地(湖北)来上海打工的普通工人,家庭经济一般。孩子的老家有比较穷,父母把一切的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冲破了重重阻力,把孩子带到了上海,进入了当地公办的比较好的学校读书,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把书念好,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工作,能赚多一点的钱来改变家庭的状况。因此,平时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很高。总希望孩子在班级里能拿第一,出人头地,为父母挣面子。只要孩子的成绩拉下了几个名次,父母的脸上就会表现出不满意的神色。就会对孩子过多的批评。而孩子在品行方面家长似乎不太过问,对孩子比较放松。
    2.生活上对孩子过于迁就、放任
    由于孩子出生时,是先天的兔唇,父母给他动了修补嘴唇的手术。后来,孩子在一岁半时得了脑膜炎,全身进行了麻醉,又做了一次大手术。母亲对于孩子这么小就经历这么多磨难,感到心疼,因此,在学龄前,很多方面顺从他、迁就他,只要他提出的条件尽量满足他,尽量让他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聪明,过分地表扬他,说他是最了不起的人,没想到他听惯了表扬的话,就听不进一句批评的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任性、自傲的坏脾气。
    3.父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因为父亲工作比较忙,加上脾气比较暴躁,没有耐心,不善于循循善诱,时常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绝对的权威。在他的心目中,家长化了那么大的精力把孩子从山区带到上海读书,孩子就应该珍惜条件,不该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一旦孩子有什么过错,父亲不是与孩子好好谈心,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是对孩子拳打脚踢。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殊不知,这种暴打之后不但没有给孩子以帮助,而且教会了孩子如何在学校使用暴力。也使孩子产生了口服心不服,甚至与大人产生了对立情绪。
    4.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缺乏威信
    尽管母亲能与孩子交流沟通。可是由于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提到她自己小时侯没有学习,文化程度很低,加上母亲平时不善于继续学习,孩子问她的问题答不上来,所以,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一个没有地位的人。没有文化的人是没有用的人,孩子当然就听不进母亲的话,就对母亲看不起。母亲对他的教育当然不起作用。

    四、改进教育的方法

    (一)家庭方面
    1.与孩子母亲进行交流沟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利用家访的时间与孩子母亲进行沟通:作为家长不能从小样样事情迁就孩子。百依百顺只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坏,不能只期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的方面不重视。甚至觉得孩子从小磨难多,因此许多地方就迁就孩子,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是拒绝,而是顺从答应,这样就滋长了孩子任性不听话的坏习惯,久而久之,就很难改正。作为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人才观,不是说学习好了就是一个好孩子了。应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更应该关注自己孩子的思想动态,改变自傲的坏脾气。马家爵的事例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2.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学习的乞丐,那么,父母要教育好孩子肯定是失败的。首先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其次,父母的确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这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学习可以改变这一切。
    (1)首先要向书本学习
    平时,作为家长要像孩子一样,每天学习,读读书,看看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学识水平,学会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孩子自然就会对你尊重,父母的威信就会树立起来。现在,我已向肖X的妈妈推荐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书,希望她能坚持阅读这些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2)学会向自己的孩子学习
    在知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来源也愈来愈多元化,孩子用几年时间学到的东西可能与成人以前30年时间掌握的差不多,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孩子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理念反哺给成人已经成为必然。父母已经做不到“学富五车”,就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虚伪地维系自己做家长的绝对权威。父母应该放下架子、收起面子积极主动地向孩子学习。以孩子为师,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要学习他这些优点,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3.学会尊重孩子,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在孩子情绪波动听不进话的时候,要给些时间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讲清道理。千万不要在对孩子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先发火,更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当孩子的行为有什么偏离时,不能只是责骂,甚至是棍打,而是要善于耐心地帮助孩子查找犯错的原因。并帮助她分析事情,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父母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这样孩子就会接受并改正。对孩子过多的指责、埋怨、命令,只会拉大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孩子服气其实也是口服而心不服。
    4.多洞察孩子的思想变化,尤其要调整评价好孩子的标准
    不要眼睛只盯住孩子的成绩,而不看孩子的思想变化。不要过分地表扬与批评孩子,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尤其是对肖XX这么一位聪明却自傲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更应该要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分寸,让他健康地成长。

   (二)学校方面

    1.善于观察,及时引导
    作为班主任平时要多观察、洞悉孩子的变化,及时发现、分析孩子心理上的不良表现,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同时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是不要过分,以免孩子滋长自负的不良行为。其次,也请其他任课老师多关注孩子,在肯定孩子成绩的同时也要真诚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
    教师面对肖XX这样自尊心极强的孩子,要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绝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3、帮助他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调节
    当孩子犯错后,我们先应该让他冷静,因为像肖XX这样的学生往往易冲动,可是又是聪明人,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角色转换、自我反思来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这样一定会对问题有所认识的。其次,可以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启发、诱导他成为胸怀宽广的人。

    五、个案指导成果

    (一)个人方面
    孩子不像从前那么自傲、霸道了。当别人有什么侵犯他的行为时,他也不像一开始情景描述中的那样满不讲理,与老师顶嘴了,至少没有那么冲动,不考虑后果地大打出手。他开始学会谦让同学了。更可喜的是,他能主动到老师处去承认错误并诚恳地道歉。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

    (二)家长方面
    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并且从自身查找造成孩子如此行为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责怪孩子。在老师的建议下,母亲开始每天加强学习,她说,孩子每天做作业,她每天坐在旁边看一会儿书。《不输在家庭教育起跑线上》一书给她的帮助很大。父亲也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有错时不再简单粗暴地使用“武力”,而是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父母学会了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方法,对孩子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长现在对孩子的关注不是仅停留在学习上了,而是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了。

    六、结论与思考

    任性霸道、乱发脾气、不接受他人意见、高度自我中心等,是现在孩子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其原因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多见于宠爱、放纵孩子的家庭。对这样的孩子,教师不要因成绩的光环而忽视了个案存在的问题,要了解原因,然后再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
    1.要捕捉并肯定个案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也要把握表扬的尺度与方法,不能让孩子的自尊过度膨胀。
    2.要在丰富的集体生活中,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注重自我感受的同时,也注重别人的感受,从狭隘的个人天地中走出来。要善于寻找并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加以细心地教育和引导,使其在事实面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对于比较自负、固执、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教育者应该以宽广的心胸来对待,应创设与其他儿童平等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要始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方式进行,避免说教和指令,避免露骨造作的帮助,以免造成辅导的失败,甚至于走向反面。
    4. 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问题孩子”一般都源于问题父母,要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改善家庭育人环境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方法,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解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