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业的思路//即便不是底部也要逼自己买入

(2013-07-07 11:28:38)
标签:

杂谈

六月中旬资金面刚开始紧张时,据说某机构的投资部紧急开会,说股、债都迎来了十年一遇的机会。没想到随后几天继续大跌。即便跌到6月25日中午那个惨烈的1849点时,据统计也不过是四、五年一遇的暴跌速度。可见很多投资者甚至从业人员,对风险的认识还是不够,见的世面不够多。

  八个半交易日跌16.3%,平均每个交易日跌1.9%,光看数字确实没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但是难得的是毫无反弹的持续下跌,尤其是25日接近中午那场酣畅淋漓、有点情绪发泄的杀跌,更是令人肾上腺激素加速分泌。手里有钱的老股民,应该预感到股票质地和公司前景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如果从纯博弈的角度出发,多少应该买入一些股票,尤其是成交价格不连续、空量暴跌的品种。

  25日中午出了些许利好导致大盘大幅反弹,也是值得玩味的事。新股民总是想去打听利好然后进行买卖操作,老股民却是根据盘面变化提前买卖,“搏”利好。是因为出了利好才反弹,还是因为暴跌过甚导致各方利益呼唤出利好,对这种因果关系之妙,存乎一心,不可断言。

  做固定收益的人考虑问题稍理性、量化些,不会从纯博弈角度看问题。比如笔者一直来回操作的隐含收益很高的分级基金稳健端,某品种在25日下午开盘后一度杀跌到净值的七折以下,价格创历史新低,隐含收益率达9%,赶得上那些口碑很差的房地产(行情 专区)信托。但这可是几乎没有信用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啊!而且还是永续的品种!如果经济真往萧条方向走,高信用等级的长期限固息投资,绝对是最好的投资品。这时无论从投资还是投机角度,一定要逼自己鼓足勇气,近乎“疯狂”地买入。

  25日收盘后,长长的下影线促使很多投资机构召开紧急会议,商量策略是抄底还是逃顶。笔者当时不管对机构还是个人朋友都说两个观点:首先,从战略上看,暴跌必须买入,即便回头看不是底部,也要逼自己多多少少买一点,这是你一直呆在证券市场里的一个基本原则;其次,从战术上说,应该分批安排好资金,在大盘继续下跌的情况下,确保能一路买到七月中旬,或者你自己设一个想象力可及的最坏点位,比如2008年的最低位1664点。

  投资这码事(其实人生很多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是追求相对幸福,即比周围人更好一点或没有周围人那么糟就好。所以如果六月中旬你已经清仓腾出大量现金,那现在满仓买入也未尝不可,因为你肯定比周围大多数人的结局要好了。但是你暴跌后不买,你就永远没法证明你比周围人的相对优势。所以,即便这里不是底部,也要逼自己买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