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也是一种策略、技巧和投资方式

(2011-11-04 13:13:53)
分类: 剪报备查

    中期政策取向确认,‘去地产化’对经济增长拖累将延续:过去一周中,中央依然在有节奏的推出结构性微调相关政策,目前投资者对于中央政府不松货币和投资政策的取向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但地产行业新屋开工量大幅下滑,四季度达到负增长概率偏高。短期内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和中长期‘去地产化’周期开始是A 股市场周期类板块的系统性风险,‘去地产化’对实体经济增长,进而周期性行业盈利的拖累所导致的市场风险尚未完全消化。欧洲经济衰退是大概率事件,部分新兴市场出现进入危机的风险(对美国经济过于乐观,是不切实际的---中信建投),欧洲债务危机解决方案从模糊不清开始向逐步清晰的略偏积极方向发展,但欧洲经济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陷入衰退仍然是大概率事件。经济增长停滞和高企的通胀也在影响欧洲的消费,从而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造成压力。过去几周内,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开始降息保增长---莫尼塔---A股策略周报:影响明年全球走势的政策博弈进入尖峰时刻

    等待也是一种投资方式
  泰德·威廉姆斯是美国棒球史上最伟大的击球手之一,曾在1941年创下了单赛季平均击打率.406的纪录,也是过去70年里惟一取得.400佳绩的击球手。在《击球的科学》一书中,威廉姆斯解释了他的击球技巧。他将棒球场的击球区划分成77块小格子,每块格子只有棒球那么大,当球落在“最佳”方格里时,挥棒击球,威廉姆斯知道,这将使他击出.400的优绩;当球落在“最差”方格里时,即击球区的外部低位角落时,挥棒击球只能使他击出.230的成绩。
  通过研究泰德·威廉姆斯的挥棒动作以及击球姿势,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股神巴菲特一直对泰德·威廉姆斯敬佩有加,巴菲特经常把投资比喻成一系列商业击球行为,他指出,要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业绩,必须等待,直到企业(图表)进入“最佳击球方格”里才挥棒巴菲特认为投资者经常对“坏球”挥棒,他们的业绩也由此受到影响;有时,并非投资者认识不到“好球”的来临,困难之处在于投资者总是忍不住要“挥棒”。

  巴菲特在商学院上课时,曾经说过,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把你一生拥有的投资次数限定为20次,记在一张考勤卡上,每用一次就少一次机会。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将会真正慎重地考虑你做的事情,你将不得不花大笔资金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很多。上述比喻里面已经包含了成功的投资者所必须拥有的个性素质:自律、耐心、冷静、独立。很多时候,进行交易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抓住机会却着实不易等待也是一种策略,等待也是一种技巧,等待也是一种的投资方式,但执行的人很少。按照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的说法就是,行动是人的天性

  波段性的机会也许每隔几年(几月、几周)都会有,趋势性的机会却是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有一次,一生中这样的机会很有限。芒格说:“我们的经验往往会验证一个长久以来的观念: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做简单而合乎逻辑的事情,这辈子的财富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并且,在天上掉金子的时候,要用大桶接。在稀有的“黄金时机”,如果所有“挥棒”的条件都刚刚好,那么就应该决心下很大的赌注,而绝不会小打小闹,或者进行“小额的投机性投资”。

    在市场波段或趋势行情的回档(非上涨)过程中里,等待是唯一要做的事情,等待品种进入最佳击打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线逻辑2600
后一篇:稳定的模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