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底部阳线需要力度

(2011-09-08 08:04: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在路上·旅程

    摘:

    从A股的历史走势来看,尽管历次大底出现前均伴随着持续缩量的现象,但是地量当天并非是地价,真正的底部会比地量当天的点位更低,并且确认这个地价的标准是随后大盘要出现明显的一段大幅放量过程。

  从远处来说,上世纪90年代的1994年,1996年和1999年几次大底均有以上这个现象。拿较近的998点来说,2005年6月6日大盘结束了长达5年熊市见底,当日的沪市成交量为53.7亿元,而在此之前的5月30日的成交量仅为42.7亿元。随后的6月8日和6月9日沪市放量达199.4亿元和203.4亿元,出现了低位巨量;2008年10月28日,1664点的大底结束了历时一年的大熊市,当天成交量413.3亿元并非地量,而此前的10月17日沪市成交量仅为270.3亿,成为探明底部前的最低地量水平。在11月中旬大盘出现了一段持续性的放量成交,并由此展开了2009年的翻番行情;2010年7月2日盘见底2319点,结束了近4个月的快速下跌,当天成交量为633亿元,这也不是地量,此前的6月28日,沪市一度缩量只有461.9亿元,在7月9日之后大盘成交量放大到800亿元之上,随后一路反弹至3186点,整体涨幅超过30%。

  历史上历次地价的形成,都离不开地量背景下的重大政策支持。例如,2008年10月28日诞生的1664点大底,虽然当时的沪市成交也只有400多个亿元,但更多的是因为金融危机后管理层提出4万亿振兴经济规划,政策面向好才形成的底。但从当前情况看,A股市场正在遭受频率空前,力度巨大的利空因素的打压,无论是外围股市几乎崩盘、欧美债务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增长评级的下调,还是央行调存准基础总量相当于提准2—3次、全年控制通胀目标形势艰巨、再度迎来IPO高峰等,无不牵动市场的神经。

  近期沪市成交最低至501亿元,沪深两市成交量不足1000亿元。从现在两市的流通市值来看,这已属于极低的地量了。地量的频现表明了市场观望情绪的浓厚,也说明经过前期持续的下跌,多空双方进入暂时的弱平衡状态,将面临选择。

  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持续地量的出现,表明大盘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探底过程中,最近接真正底部的阶段。
    以上诸多理由可能都不是真正的理由,从图表出发,所有底部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阳线、有力度的阳线,底部确认需要一根有力度的阳线,而且伴随着新的热点形成,即一个新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