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尺竿头

(2010-10-22 00:13:15)
标签:

第四期

k线五要素

交流圆满结束

顿悟

渐修

杂谈

分类: 剪报备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中国佛教禅宗史书。30卷。宋景德元年(1004)东吴道原撰。灯能照暗,禅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犹如传灯,故名)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佛教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五灯”系指五部禅宗灯录)记载,当时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其佛学造诣极高,常被各地请去传道讲经。一天,他应邀到佛寺讲经时,有僧人施礼请他解答关于佛教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问题。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唱了一句偈语:“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为如果道行的修养到了百尺竿头那样的境地不再前进,那么,虽然了得,却还不是纯真,即使修到百足竿头的顶端,仍然不能松劲,绝对不能自满,也绝对不能中辍,继续用心去做,仔细去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百尺竿头不动”是很高的境界,是一种寻常人不易达成的豁然开朗。也许这就是顿悟,是由凡入圣境。到了这种境界,已然得窥法门,已经是“得入”了。当然,付出的艰苦和经验不一而足。世界虽大,人生的路也长,但并不是经常会有这种机会、有这样的感悟。大多时候,只是感觉在爬山,在往前走,而这种“一览众山小”的享受,只有在一定的巅峰才得体验。山外自然更有山,大家对此自然也有各自的理解,但要有这样的震憾,还是很不容易。
  百尽竿头还不是“真”,还得更进一步,那如何进步?小和尚和我们一样困惑,向景岑禅师问了同样的问题:“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澧洲水。”小和尚还不明白:“弟子不会。”景岑禅师进一步解释:“四海五湖王化里(大千世界)。”
  景岑禅师所说的,就是由圣入凡,出空入有,到生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找回悟的价值来。山水海湖,十方世界,都是“真”意所在,都是烦恼即菩提的世界。洞山良价有一句偈正好做注脚:“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要归炭里(灼如炭火的红尘)坐去。这又好比是顿悟后的渐修,到生活中去实践禅。景岑禅师的老师南泉普愿说死后愿做山下农家的水牯牛,这又是化我为万物了,也许正是“全身”所指。到了这样的境界,才真是无拘无束,无可无不可了。
  想要有所为,这竿是一定要爬上去的,百尺的竿,爬上去自是不易(苦、缘、悟,皆不可缺),那些还没有爬上去的人就谈不上再进一步了。

    第四期K线五要素交流圆满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