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与‘守’是战争术语,用在投资过程中很恰当,对于图表的博弈、品种的强弱,对于帐户的增值与贬值,是很形象的比喻,打下江山要能守得住才行,仅仅能打江山,却不能守住江山,那是失败的战争;区别品种强弱,从图表上完全能看出好坏,价格上涨相当于攻城拨寨,攻下城池,要能守得住才是好品种,守不住刚刚攻下来的城池,很短时间内关键价格得而复失的不是好品种。
趋势品种正是攻守兼备的品种,经过市场动荡,我们可以回头看看,总结一下,看看谁仍然在高地上坚守着,已是谁把高地拱手相让,把牺牲的战士们的尸体孤零零的扔在山峰上。
本周是一次大振荡,周初短线资金如潮涌,不少中长期弱势品种的品种在短线范畴内大幅波动,盘面甚是好看,热点杂动频繁,这些品种的短线攻击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它们高度分岐的换手已经注定其价格是守不住的,还会在市场不温不火的趋势中慢慢消沉下来,周五收盘时,我们就看到了许多相关品种在跌停板上趴窝。而趋势品种仍然保持着较好的状态,下周将再次在盘面上凸显出来。理念扎实、心态稳定、品种稳定、操作稳定都是复利的必要条件,依靠侥幸是不可能长期稳定前行的。
对于暴利的看法,在此借用一句话来表述:能捉到黑马的人比比皆是,能守住黑马的人寥寥无几。盘面上短线黑马比比皆是,涨起来能守住价格的寥寥无几。能攻上去者众,攻上去能站得稳的寥寥无几。
想依靠‘抢帽子’的方法,实现自己投资梦想的投资者,无异于常常抱有侥幸心理的农夫,不会天天都有碰巧撞死到树上的兔子,搞不好哪一天,自己会撞到树上,不仅前功尽弃,还得贴上医药费。还是踏踏实实的以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做复利为好。
这几天中小投资者是比较烦躁的,看着盘面上的个股火爆异动,心里火烧火燎,高烧不退,怀疑自己是否踏空行情,其实是因为没有看明白或是理念不正确。周五收盘,市场已经很明确的阐述了正在发生的事实,虚火下降,本周追高者竹篮打水者多,比如莲花味精,比如深深房。本周可以说,市场对浮躁情绪动了肝火,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市场用了一剂猛药来治疗浮躁的急病,这付药还真起到了效果,退了烧,降了火。
有人因为周四和周五的阴线而得出市场调整将延长的结论,博客则不认同此观点,相反,博客认为正因为此阴线,将加快调整的结束,此次调整,无论是调整时间还是调整幅度,都要比八月份短小。在3500点之前,快速的振荡,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行为,“两尊门神”并不吃素,也不是混饭吃的。
当我们看不明白时,应该学会谦虚谨慎,当我们看明白图表时,就应该斩钉截铁,该出手时要出手,该守仓时要守仓;要在操作上体现我们的策略,不必要的操作和必要的守仓都要相应执行。我们都不是神仙,都是市场的学生,该守住的品种一定要守得住,有些风险需要承担。
市场于十一月底提前整理,将为十二月卸掉了大部分重担,十二月的整理将较为轻松,很可能还会有超预期的乐观表现。关于下月的品种,现在已经大致有了方向。下周,市场将继续回到正常的上升轨道中来。
博客前文所说的平型关战役,继续不紧不慢的酝酿着,‘扎口袋’的时间会很长。要慢慢习惯这种振荡整理的盘面才行,3250点之下空头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市场基础继续夯实,接下来,重心仍会缓慢上移,博客关于市场进入慢牛的判断不变。
大非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的焦点,它们总是不断的向市场注入筹码,与居民储蓄、新基金、社保等等进进场资金形成对峙局面,只要国有性质的大非不释放筹码,其它大非的筹码总量将由大到小,逐步消化;释放出来的并堆积在市场上的筹码也需要消化,目前从大趋势上讲,供给方处于攻势,需求方处于守势。直到我们能看到在门神的额头之上有一根粗壮的阳线出现时为止,说明供求关系出现了明确的向多信号,多头将由守转攻。
美元、道指、上证指数之间,在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强弱、主次关系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美元如期反弹,这个我们呱呱读音交流时明确分析过本月17、19、24日的K线语言,其中24日的上影线是上节公开课中主要提及的。美元反弹了两天,企图修正长时间的下跌角度,力度有限,周线上依然是明确的下降通道,但是日线变化已经告诉我们,十二月将会在74~75附近胶着,这里是一块焦土,是制高点,多空双方谁也不会暂时退缩,全球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将硝烟再燃,动荡不安。道指、黄金、原油、铜等最近的波动还将继续。中国A股市场有望以此为契机,向道琼斯指数龙头老大的地位发起挑战,虽然还不能将它拉下马来,至少可以再次动摇它的根基。
上面所说,已经将K线图表的变化,阳线和阴线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如何,博弈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和如何看图表攻守的方法形象的做了描述,如何理解,想必读者可以明白大概。若有疑问,可于周三与周日晚上七点半,呱呱语音聊天室“K线与趋势”房间公开交流。
写博客三年多了,交流中有一个感受,许多朋友在投资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论是价值投资或是趋势投资,都不系统,还有两者混在一起搞的,最重要的是底子不扎实,大多是到街上书店买两本书,回家嚼一嚼,然而就赤手空拳的上阵了,也不问问书里写的是什么、对不对,他们认为只要是书就应该是对的,岂不知现在出书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出版市场早已经是鱼龙混杂了,博客的两本书本就不想上市,其中就有这方面原因。博客关于读书的建议,最早的是“读书!有害?(2006-11-19
06:35:57)”,最近的是“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贺麟(2009-07-20 09:37:45)”、“读书与躬行
(2009-03-31
07:19:04)”、“下毒与撒种(2008-12-16
15:11:58)”,在这方面,已过世的季羡林老先生及许多文学大家和科学家都非常推崇:阅读前要先搞明白书是否有毒,然后再读,开卷有益是要区别对待的,有毒的书我们要小心翼翼的读,是批判的态度;对有益的、经过历史沉淀的书,我们不必怀疑,因为已经有无数先列帮我们排过毒,我们完全可以大快朵颐,只要小心里面时不时会出现骨头就行,比如孔孟孙老墨吕氏春秋等等。个人尤其欣赏台湾王鼎钧老先生“闲话读书”的文章(《百年美文·读书卷》)。因此,建议朋友们对待新书一定不要急于去读,要先问问读过这本书的人,看它是否真的有益,然后再决定是否有必要去读,特别是时下关于股票证券类的书,因为它们太多了,多到我们已经无法、也没有时间去区别其好与坏、优与劣、良药与毒药、治病与致病。在这方面,可借鉴台湾的经验,多年来,台湾相关的书籍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最终剩下的没有几本,张龄松、许沂光算是两个很不错的作者。
这样的朋友遇到很多,我也希望自己能帮助到他,因为大家在网络上相聚,本身就是缘份,每次交流都是先从理念入手,辩论是免不了的,但是,不仅仅每次都交流同样的内容,也很累,打字累的手疼,而且,这种交流很难系统化,也不尽意,又结合论坛上朋友们说起对《K线的顿悟》一书的需求,遂将此书又加印了一部分,置于淘宝的个人网檐下,这已经是第五次修订,第四次加印。有需要者可以参考,以后我也就不用因为相同的内容打许多同样内容的字了。这也正是当初的初衷之一,只不过当时的交流范围较小而已。具体链接请到“《新趋势论坛》---经典书籍---寻书交流”子版块中查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