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语言与趋势间联系紧密,趋势始于K线,亦终于K线。
K线语言在跟踪趋势的过程中,遵循由大到小的顺序,以大周期趋势为基准,把握小周期下的各类机会。
K线语言在分析趋势是否转向时,遵循由小到大的顺序,在大周期趋势的框架下,留意小周期的K线语言不和谐的变化。
2007年,市场经过长期上涨之后,在抵达6124点之前后,虽然大周期仍然向上,但小周期中大阴线和长下影线频繁出现,此时就要警惕不和谐因素会发现引发趋势转向;而2009年,市场经过去年的长期下跌之后,已经做出了很强烈的转向意图和行为,频繁的出现冲击下跌趋势的阳线,这是由小见大的体现。
K线语言与趋势的逻辑,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关系,知微见著。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周期优在其稳定性,过稳则呆;小周期优在其灵敏性,过灵则乱;两者结合才能既稳且灵。
两者结合时,一定要用心感悟图表的逻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展开思考,不可以耳目所见而做旁想。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译:耳朵、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蒙蔽。它一旦与外物相接触,便被引向迷途了。心的作用在于思考,思考便有所得,不思考则一无所得。心是天特意赋予我们的。先把心的作用发挥、利用起来,那么耳、目一类小的器官便无法干扰心的作用了。
因此,此处仍然看空C浪者,估计是担忧大阴线后,多头的谨慎可能演变为一场灾难,其实这是只见小、不见大的想法,是只见树木不见林,因为趋势不同、图表的前后逻辑不同!他们将在不多的几个月后彻底被市场消灭,也许就在虎年伊始。

同样是大阴线后的三个小阳线,放在不同趋势状况下,放在不同的前后逻辑下,分析结论是不同的。这里充分说明K线五个要素(大小、比例、快慢、位置、距离)里包含丰富的辩证法,充分吸收了中华古文化中的精华。
上图只是K线五要素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内容需要在把握理论原则之后自己多看图、多去体会、多感悟,K线五要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技巧,我们从不怕市场的变化,甚至说,我们更喜欢市场的善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