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趋势始于K线

(2009-10-22 07:55:16)
标签:

中华古文化

国学

市场本质

分类: 市场理解

趋势始于K线

    今后,市场日线指数上的缺口会很多。这一点可以看看恒生指数的日线图表,随着上证所大盘股的权重不断增加,日线图表上会频繁出现缺口,会让一些朋友们很担惊,会很不习惯。习惯于看周线的投资者心态会很平和。

    趋势已毋须争论,关于如何把握趋势,如何更早的看出市场的发展动向,全在K线图表语言之中。“K线与趋势”之名,即由此而来。想要把握趋势,必须由K线起步,此为《K线的灵魂》之本意。为何在更早的时候,博客敢于下‘进入牛市’的结论,不是阅历,也不是臆想,更不是捏造,而是源于对k线语言的观察、分析和理解,只要读过本书的人,都可以掌握。总之,‘势’源于K线,这一点,如同‘面源于线、线源于点’一样,无人置疑。

    对K线分析的越透彻,对趋势的把握就能越早于他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趋势熟于掌间并非难事。

    中小投资者只有图表这一个利器,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它。而不是削尖了脑袋往别的那些本不属于中小投资者的地方钻。

    若说市场目前风险大于机会,我不赞同,因为市场明明很强;此时过多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对与错只能‘过几天再讨论’,让市场回答。

    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人的心理比天气更让人难以捉摸,市场能让人的心理长期扭曲或深陷于某一个黑洞之中,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比比皆是,在我们的市场上,有些朋友不会因为讨论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而纠正,他必须等到严重的失误之后才明白回头,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他很可能会在牛市结束之后或所有的本钱都失去之后才能明白,包括牛市大好趋势、财产、青春和生命,只落得个‘老大徒伤’、羊亡且牢已不堪补。

    国学中早有上述问题的论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一省:见善则谦,有过则改;二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三省: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国学多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经得起岁月风蚀的也仅仅几本而已,而现今汗牛充栋的股票证券类书籍,试想想,不用千年,就是再过几十年,能有几本不做烟尘。一个是一针见血指出人性本源,一个应是毫无保留的指出市场本质,如此才可经得起风雨和沧桑。

    对于市场,有人恐惧有人忧,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些感受均来自于每个人自身对市场的理解,但做为市场本身,并无感情色彩,恐惧与贪婪都生于心。只要对市场有正确的理解,这些恐惧与贪婪自然会消散。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何形何相。

    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市场会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正确的理解只有一个,不正确的理解都是因修为不够,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终会有收获。

    ·市场健康,放心持有个股或进行套利操作,重点在‘行住食衣(2009-10-09 13:04:09)’四个方面。这与上半年博客对年内的三个主要内容一致,市场正在运行第二个内容:消费;关于新股,大部分还需要向后递延,个别品种已经展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