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是神,市场上也不存在神,但犯下如此大错是不可饶恕的。在看与做两个层次上总是有一道屏障,‘下不下得了手’是这两个层次的最大区别。
并不是我们看不懂K线语言,而是看明白之后,没有及时进行操作执行,策略上我们是正确的,我们看到了8月份的调整,但在调整一开始时,就犯了轻敌的大忌,麻痹大意。
市场最终仍然是正确的,在下跌幅度、时间、方式的判断上所有的神又再次泯灭,就像2008年的下跌一样。
在此,跟随与修正这两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永远都有实战意义的词汇显现了它熠熠生辉的内在价值。
趋势投资永远都是在不断的跟随与修正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升华。
新的、全新的行情将在悲观与失望中再次崛起,这次调整是牛市的最后一次深幅回档,九月初很有可能将结束这一次下跌所带来的悸动。
这次调整,让我们对市场看得更清晰,对技巧和心态的要求更严格,理念之根扎得更坚固。从中我们更能看到:K线语言五要素很实用,但真正运用好还要从执行力方面下功夫。
这是一次前期获得流通权的小非集中释放的调整,完全可以这样定性,市场的K线语言中说明,一开始并没有很强的调整与筹码释放压力,之后的市场,在‘市场先见’‘非理性’‘混沌’‘自我实现’四个方面再次重申了《金融心理学》中的“金融市场的四项基本原理”(在《k线的灵魂》第14~20页进行了摘修),每一项都值得去深入研读。
经过此次释放,市场在流动性没有充分改变之前,未来将很难再看到如此大幅的下跌。
市场总是在筹码与资金两方面进行博弈,没有第三方。指数、品种皆如是。
中国政府有充分能力通过影响供需以及通过市场信号刺激信心来引导国内股票市场。一个稳定的国内股市是成功重启IPO,以及红筹回归、外企A股上市以及启动创业板等一系列大胆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前提。
国庆六十,算是个大事件,但与市场没有直接联系,有直接联系的只有资金与筹码,比如新发行基金规模与数量。拥有流通权的原大小非是否继续抛售等等。博客认为,拥有流通权的原大小非在此位置抛售远比将来抛售要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八月份的调整甚至具有划阶段的历史意义,其后可能还会有振荡,但幅度很难再超过本月。
中金再次强调‘胀’的可能性,而且认为,新兴国家的通胀要比美国来得更早。这一点符合管理层对流动性、经济恢复等等现实状况的认可和政策预期,对市场的判断取决于抛售力量何时衰退。接下来的资产价格上涨仍会上涨。下半年行情演绎取决于本次大小非释放状况,看点在多头的反扑力度。
此次回档调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二浪,是怀疑之浪,这通常都是一次难得的场外资金进场时机,在此之后,市场的做多力量是否继续强悍将直接决定趋势的延续能力与大形态的实现。可以看到,外部市场都并未出现强烈的下跌意愿和现象,只有处于全流通后遗症候的国内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大小非的释放对后市利大于弊。
最近四天是标准的偏快反扑,2750附近基本具备底部特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