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一词的由来: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法》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
(一)辞典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著:《经济论》);
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
第1、2个解释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第3个解释是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用法;第4、5个解释是古希腊对经济一词的用法。
(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
6.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7.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
8.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我们通常讲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就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上讲的(这一定义犯了逻辑错误,即循环定义)。
(三)俄罗斯经济学家对经济的定义。
9.经济就是遵循一定经济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动;
10.经济就是人类以外部自然界为对象,为了创造满足我们需要所必须的物质环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采取的行为的总和(以上见参考文献[俄]M.N.杜冈—巴拉诺夫斯基著:《政治经济学原理》)。
(四)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的解释。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1.经济是指财富;
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
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
5.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
6.经济是指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
7.经济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性稀缺性资源的使用;
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
1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1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1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
13.经济是指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4.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15.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
16.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18.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
19.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在国内学界,对“Finance”一词的翻译及内涵界定存在较大争议。总览50多年来国内出版的各类财经专业辞典,“Finance”一词的汉语对译主要有“金融”、“财政”、“财务”、“融资”四种。相对而言,后三种译法用途相对特定,唯有“金融”颇值商榷。“金融”就其理论内涵来说,在国内具有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典型特征。基于货币、信用、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汇率等专题的传统式金融研究,对于“金融”一词的代表性定义为“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刘鸿儒,1995),并不突出反映资本市场的地位。
·物以稀为贵,中国古文化中此一句道破经济行为中价格波动的本源;距今1700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对经济有了深刻理解,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在其所著《抱朴子》中有“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抱朴子·明本》
·唐诗人白居易在《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一诗中也引用了这句话:“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任何专家都可能出现判断失误,只有市场是最彻底、最真实的,市场供求规律是决定一切的试金石(包括对一本股票投资类书籍内的理论是否有效的判断)。
市场供求规律作用机制:无论在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中,还是在其他产品市场中,供给和需求都是以价格作为桥梁的,而最终交易也是以价格作为媒介。
对比各类市场,有的市场属于快速市场,有的市场属于粘性市场。股票市场相对其他市场,既有一般市场特性,也有其独特市场特性。一方面,股市遵循市场供求一般规律,一方面股市有极大的特殊性。股票价格对供求的变化反应非常迅速,而且由于股票价格虚拟特性强,其价格波动还极大地取决于市场信心(预期)和市场趋势,信心主要来自制度和市场,比如市场机制是否健全、政府信用是否坚挺、信息披露是否规范真实、投资是否具有财富效应等。
一般来说,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反过来,供求决定价格,并通过调节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影响市场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因而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一种辩证关系。这是高中《政治经济学》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它比一些股票操作书籍有用的多,可惜的是许多人经过学习之后,并不会使用学到的知识。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首先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短期来看,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它使价格围绕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调节着生产要素的流入或流出。其次,短期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的方向和程度。一般来说,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市场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不仅如此,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的程度大小。最后,长期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进而影响市场价值。一般来说,长期供过于求很少出现,而供不应求是长期供求关系的主要形式。
附:商品的价格与市场供求有关系,但价值于供求无关,价值体现的是消耗占用的劳动量或者是历史的、艺术的价值,随供求量而变化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
·如果在前几年谈供求关系,可能很多人会不屑的,因为市场规模较小,行情来去急如风,持续能力很差,猴急,许多人将早期的市场定义为猴市是有道理的。现在则不同,规模大了,经济规律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市场成交没有大幅度放大之时,权重上涨,就会抽离八类个股中的资金,分化在所难免。加之新股上市,其中不乏大盘蓝筹,因此,低价股若没有大量资金冲击,难有翻身机会,包括前一轮牛市中被套的一批投资者。价格便宜是有原因的,好的不便宜,便宜的不好,这是一个简单道理。
·深交所还特别劝诫有违规动向的投资者,不要对异常交易行为抱侥幸心理。交易所目前已设立了市场监察系统,对证券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只要出现异常交易,市场监察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根据深、沪两所《交易规则》的规定,被重点监控的异常交易行为多达13种(虚假申报、拉抬和打压股价、约定交易、自买自卖、连续集中交易、异常回转交易、涉嫌内幕交易等七种情形属于涉嫌违法违规的重大异常交易行为,是交易所重点监管的对象),在实时监控中,一旦发现投资者出现上述重大异常交易情况,交易所将立即发出电话警示和书面警示函。在受到交易所的警示后,这些投资者应当及时纠正交易行为,消除对市场的不良影响。倘若投资者不听劝阻,继续进行违规交易,对市场交易活动造成严重影响的,交易所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这些账户采取限制交易、上报证监会立案查处等措施。截至目前,交易所已向证监会上报了多起涉及上述行为的异常交易账户。从监管层查处的案例来看,监管力度正在加强。减少了异常交易的市场,更能体现供求关系这个市场的基本原理。
运用正确的方法(技巧和理念)分析图表中,可以帮助我们先别人半步从中找出机会,比如博客于五月二日提出的中长线品种一汽轿车。中信证券于昨天提出了对汽车行业的看法,与博客的观点大致相同,时间上却比博客晚了两个月,在其后的几周回档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建仓。个人感觉在视野上中信的报告看得还是有点窄,没有上升到产业升级的高度去考虑,在这方面申银的分析员确实不如龚方雄看得远。
·市场阴线并不过份,综指没有阴线实体,周线仍处在趋势强化阶段。只是个股分化的现象并没有改变,在市场加大振荡的情况下,弱者下跌的幅度会更大,它们的图表会更难看;而趋势品种则不同,可积极把握。在对待趋势时,细节是重中之重,同样是向上趋势,同样是创历史新高后的回档,在这一批品种中仍然存在着分化,比如002232的走弱。
·大雨下了一夜,这在一个缺水的地区是少见的,气候因人类过份破坏环境而变得很糟糕,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就会受到惩罚,市场也一样,不遵守市场规律的投资行为,一样会受到惩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