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力量的均衡态势正在发生转变,重心逐渐由西方转至东方。在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里,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胜者将是:拥有强大金融影响力的经济体,比如中国;拥有能源、大宗商品、水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经济体,如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位于温带(如北欧)地区的一些国家;第三类胜者将是拥有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国家。尽管我对于未来几年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态度,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拥有适应和变革的能力。Gerard
Lyons
当美国和英国等经济体面临巨大财政赤字时,中国却能够凭借良好的财政状况推行宽松的政策,这给民众带来了信心。尽管信心是最难预测的,但它确实是复苏的关键要素。最近几个月以来,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市场的信心开始恢复。它反映出市场已经走出最低谷,也表明西方国家的利率仍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保持低位(尽管这点让不少人担忧)。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另一种危险:市场从极端悲观走向极端乐观。区别看待西方和东方国家是非常必要的,但即使是新兴市场恢复较早,也不能自鸣得意,因为任何经济复苏都存在很多假象。
中国对亚洲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在本十年阶段的早期,中国被亚洲其他经济体视为竞争威胁,但过去几年来,这些亚洲国家又视中国为经济增长的机遇和一个广大的市场。中国的不少做法与罗宾汉的劫富济贫很相似: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活动获得贸易盈余,然后不断增加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往来。目前,中国与非洲、中东、亚洲其他国家间的贸易量都在上升。
中国只能部分地消除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消费者会弥补美国消费者留下的缺口吗?答案也是只能部分弥补。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总量同样至关重要。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规模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美国经济总量为14.3万亿美元;日本为4.9万亿美元;中国为4.4万亿美元;德国为3.7万亿美元;英国为2.7万亿美元;俄罗斯为1.7万亿美元;巴西为1.6万亿美元;东盟国家为1.3万亿美元;印度为1.2万亿。美国个人消费总额(约10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个人消费总额(约1.6万亿美元)的六至七倍。去年,美国消费总额萎缩了大约1700亿美元,而中国的消费总额却增加了1000亿美元。所以,并非说中国消费总额的增长无关紧要,而恰恰是增长的幅度还不够。
中国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有目共睹。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采购与全球的通货膨胀前景有着直接联系。
中国似乎正在推动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但事实上要挑战美元的地位,人民币必须可自由兑换,这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预期,未来更多国家将针对贸易往来国家的货币进行汇率调控。这一因素,以及向增长率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增加投资的可能性,都可能造成美元下行的压力。但是,这一过程可能较为缓慢。
·苏宁电器将以定向增发股份方式收购LAOX
27.36%的股权,成为这家拥有近80年历史的日本老字号消费电子企业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日本上市公司。
·Addax
Petroleum Corp.
(AXC.T)已接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的82.7亿加元(合72.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提议。该公司将所持38%的股份出售给中国石化。
·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走向深层次,中国企业开始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收购案会越来越多,与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崛起有些类似,到海外收购能加快本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资产,包括企业、人员、技术、土地、设备、矿产以及购并航运物流公司。这是一幅蓝图,是一项宏大的规划,一方面壮大自身实力,一方面还能将庞大的外汇资产逐步转为实业资产,避免因美元下跌而形成的帐面巨大亏损。1.9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收购到许许多多能够让中国企业快速蜕变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资产。这是一项可以做为炒作题材的资本市场购并浪潮。日本证券市场曾经享受过这种乐趣,此次世界经济危机让国外的一些大企业倍受煎熬,却给中国的企业搭建了一个极为漂亮的舞台,中国人正在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到海外收购资产已经拉开序幕。
因此不必为企业是否有发展后劲而忧虑,在大环境下,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大趋势背景下,不必对中国企业的前景而忧虑,完全可以给优秀的、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的企业更高的估值。
·有许多所谓经济学家整天都在拿经济说事,但从其话语和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中可以看得出,并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因此,何新才敢于反复再三的说:中国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何新所说的经济学家可能已经不仅仅是只在经济学层面有突出贡献,同时包括哲学方面要有所建树。这是一个现实,也是一个无奈。我们从券商报告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关于美元到底向何处去的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有券商报告中讲:美元不会跌多少;也有券商报告讲:美元运行在下降通道;但是没有券商讲过美元会快速下跌,若事实发生呢?可能我们大家就会在第一时间看到相关的马后炮之类的报告。这就是现状,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得过且过的人很多,不愿意承担风险就不会有超人的收益。这个市场上不愿意承认错误的人也很多,包括在技巧上,他愿意试,认为自己有的是时间和智慧,除非碰到南墙,且碰得头破血流,然后,还会美其名曰‘从头再来’;这时从头再来的资本其实已经没有了。再有智慧的人也没有市场的智商高。
真正搞研究的需要有独树一帜的理论才行,需要有哲学功底,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大多数人只能被定义为调侃经济,而非研究经济。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能紧紧跟随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必为指数的整理而发愁,优秀的趋势品种如雨后春笋,一个接着一个的跳出来。耐心点,一个一个的做,积累复利,贪多嚼不烂,这是老话,没有错。跌了要敢买,涨了要看准时点卖,中线品种要能守得住寂寞。西部资源创新高,但稳定性仍差,继续观察,一个品种若没有筹码的锁定,很难跑远,等到筹码沉淀再看不迟。徐工很漂亮,港股腾讯更漂亮,是一个趋势经典,三月份在“读书与躬行”中有一幅图,是跟踪港股0700·HK的,现在再看,会有很大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