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的发酵

(2009-05-28 21:18:44)
标签:

杂谈

分类: 在路上·旅程

    强中更有强中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大成,但没有敢说自己已经大成,老师们都不避讳学生的超越,超越自己是老师们的最大心愿,若哪个老师很反感自己的学生超越了自己,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好老师,一辈子总想当学生的不是好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境是:不断的学习和超越。

    不断的感悟是积累,积累就像美酒发酵,愈久愈醇。没有感悟,思想就如同白开水,时间再长也还是水。不断的学习新内容,积淀感悟,才能最终突破。

    思考是感悟的基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思考是自己的事情,学则是要到处去找的,找老师,找书本,借鉴有用的内容,借鉴二字,首先是借,而后是鉴,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要搞明白借来的不是一个错误的理念或错误的理论就需要明辨是非,如何做到明辨?只有用实践,可以对照历史,用自己的角度。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你一旦找到了有用的理论或理念,学也,而后在此基础上感悟,揉合,最终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感悟(大脑思维)是一个很奇怪的事物,即便是你全盘端出来,说给别人听,听者也不一定能接受,更确切的说是听者不一定能和说者同样感悟到和感悟到同样的内容。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这句话能被列为复旦校训,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康德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知足者止也,不知足者进也。很高兴我们一起交流K线五要素的朋友们天天有收获,天天有感悟。特别是在每天都不重复的证券市场,每根K线都有不同的味道的图表中,历史虽然相似,但绝不完全相同,比如楔形,图表如下:

感悟的发酵感悟的发酵

愿博客的朋友们天天有感悟,天天发酵,美酒如饴

二期K线五要素交流六一节后开始着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