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感悟,不是你的,他想给你也没有办法,你只可参考、借鉴,最终还需要自己去体验,即是顿悟书中的不可替代之意。此时用不上,权且弃之,待有用时再捡。仍有不少朋友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深刻体会,尤其是在界龙身上。
虽然接下来的指数并跌不了多少,但个股很可能比较残忍,比如银行品种的大幅振荡,甩开膀子左右打人。个股近期的形态构造与量能都有所不同,中线品种只是一次回档,有的甚至还要再创新高,比如沃华和小商品城;而前期沸腾的放量冲高的品种都有明显的远离放量区间并开始进入较长时期整理的迹象,这是明显的游资撤离行为,被套者至少短期内无法解套。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自己想办法了,断、砍、杀、折、切、锯、截等等五花亽门的江湖残杀术又会上演(虽然时间很短),年年桃花开,今年花更艳。几个汉字堆在一起,显得很残忍,听起来就更满目血醒,这就是市场。罗威在《趋势生命力》上讲‘为什么市场多年以来总是上演相同的剧码?‘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散户?’因为市场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和杀戮的场所。
如果你看到了市场的未来,无论在选股上或操作上,境界都会相应提高。
前期提到过,底部要反复才能做扎实,市场越走,局势越明朗,如同去年12月,博客认为市场跌不了多少一样,现在看,市场中线完全有看好的预期。此次回档的幅度、时间在中期预期面前就成为了小问题,其答案可从近几天的K线中找到答案---不会太长,可能不会超过三周,包括已经出现的两周阴线。
今年的市场热点不是大面积扩散,因为包括权重在内的诸多品种,都不在状态,而只有局部的、少数的品种状态神勇,这些品种大多集中于重组与创新两个主题;其性质与2005年的有色颇为相似。
趋势投资要择强而栖,市场再次回探与趋势投资品种增多并不矛盾。
包括招行在内的权重,在我看来,目前阶段,常常抽冷子---突涨突跌,就像打了兴奋剂,这样的行为可能还会有很多次,才能改变下降趋势。
趋势类品种没有那么多一惊一咋,即使短时间回档过甚,也会快速复位;而被短线游资冲击的大多数下降趋势内的品种,或刚刚脱离或试探下降趋势的品种,仍需要一次休养生息的时间,也许还会再次掉回到下降通道中去。短线客还得忙着去再找宿主,疲于奔命,在今年的行情中可能会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也许年底时,回头看,抛弃的是一个个中线牛股,而获取的仅仅是小小一块鸡骨;而趋势投资者不需要做太多事情,抱元守一,笃定执著,让趋势带领我们向前。
这两天还看到一个群友为刚刚抛掉的一只正上涨的品种而哭泣,做股票这样的事情再普通不过了,大可不必,机会多的是。短线或被套的朋友常常失意是常事,多从技巧入手,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简单的道理,否则,下一次你还会哭泣,眼泪将伴你一生。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方才遇雨时,词人没有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虽晴了,喜悦之情也淡得近乎没有。因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但在词人心中却无晴雨,因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词人始终是泰然自若的。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有类释家的先“执”后“破”。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如果将上片的结句比喻作禅宗里神秀和尚的偈语“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则苏轼此时“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一),似乎顿悟到了方才的冒雨徐行也多少有些作态。现在雨过天晴,一切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有如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词人这才回到真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这也才是真正的彻底的“破”。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他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的下片:“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行人(指作者自己)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的存在,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苏轼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他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蝶恋花---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再次感谢小樱桃的帮助,台湾版罗威的书已收到,很高兴看到的观点与我们的相当一致,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比如‘让市场告诉我们’‘一钱二胆三技术’‘任何人都无法抓住所有的大小波动,只要抓住有把握的波动即可’。
罗威在书中引用了笑脸弥勒佛---布袋和尚的偈语,意境很高:
《插秧歌》---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相传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唐僖宗年间,奉化出了个名僧,体态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开,时常携一袋,随处寝卧,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日本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事业,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品种的炒作也是如此!界龙看下周反扑。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