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有理!
那要看是什么书,传世佳作可以读,经典之作可以读。但当你对一件事情不甚了解的时候,随便找一本这方面的书去读,后果可就严重了。
因为不懂所以才去找书来读,找什么书,能否找到好书,书中说的是真是假,这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读一本书前最好先去问问别人这本书是好是坏,是正是邪(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老年学者如是说,忘记了老人家的名字,偶举双手赞同)。
否则就会中毒,有些时候还是中毒极深,以后想要纠正过来极其困难。
尤其对于新生事物来说,更是如此,股市对于不少人是一件新生事物,但市场上一些人已经出了不少书,出书的人是赚到钱了,但却不知要害了多少人,因为它不象“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词句经历过沧桑,也不象“论语”受到过战火与盛世的洗礼。
有几本书是成功的,我看到有的也已经被列入财经类高校的教科书目(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有链接的),值得庆幸台湾许沂光<投资入门>、 财经学院K线教学课件 这两本书是我认为不错的书,其中除K线外的章节吸收消化需要辩证。
早几年经历市场苦难的老股民却没有几个如此幸运,昨天与一朋友交流时,就有这样的感受。
知易行难,此话中最哲理的我理解应当是:知道自己错在那里是最难的,并不是知道事情的道理最难;下一步则是知道自己错在那里以后,改正起来最难。
在市场中操作三次,正确了几次应该心里有数,就怕错了也不以为然,愿天尤人,可怕!
有的朋友操作三十次,正确率不到一半,是不是很可怕呢?这尚且不说做对的获利程度与做错的亏损程度是否能持平。
与其碌碌无为不如退而结网,先清理头脑中的毒瘤为好。
所以我认为读书有害!呵,我这可是有前提的噢!
市场还是要做下去的,但是一定要等到输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才觉醒吗?
市场是最正确的,说过N遍,我都烦了。
正确有正确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其可循之迹,那这个“迹”隐藏在何处呢?
将理论落实到实际的价格变动上,就会明白了,价格变动的信息在那里?K线和成交量,仅此,别无它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