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指标

(2009-11-21 18:38:36)
标签:

股票

杂谈

指标

价与量

分类: K线三步曲
    周围的朋友很少有不用指标的,MACD、RSI、CCI、KDJ、BOLL、乖离率,均线也是指标,说到指标的类型仅公认的就不胜枚举,还有不少个人设计的公式指标,在这个方面中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仁智互见;
    熊市的时候听不到太多的关于指标发明(准确的说应该是发现),因为大家都知道大环境的好坏,机构也是一样,所有的指标都干扰不了趋势的方向,逆水行舟的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首先是没有太多的心思购买指标,主要的还是没有财力,大家想的都是怎么先保住现有的成果,还不是积极进取。
    指标的销售从牛市的起点和熊市末期应该就已经有了市场,因为个股的活跃给它充分的表现机会和理由,可以看到股市电视节目中的“股评家”不厌其烦的说自己的指标,2008年之前曾经有一个叫“利诺方舟”的股票软件,称其如何获利了得,昏天黑地说的好的不得了,不知道又有多少股市投资(投机)者利用此软件获利,也不知他会用多久。而经过2008年之后,这个名字逐渐被市场消灭了。如果仔细回顾早期的一些股票软件或指标,你会发现它们的寿命都会很短暂。
    非人工智能的机器类软件都是机械的运算某一种或多种人为设定的程式,它与人脑有着天壤之别,只要有正确的理念与娴熟的技巧,网络上到处都可下载的免费股票软件一样可以帮助我们畅游于市场之中。
    指标的来处:MACD、KDJ、RSI、CCI、BOLL等都是对股价和成交量的再加工处理后,所得出的有一定规律性的、可以用线型来表示的、直观的反应股价变化的一个新事物,首先它反应了股价变化,而不是预测股价变化,如果股价和量不发生突变,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假如股价和量突变,规律自然失效,因为指标有一个对股价和量再加工的过程,它还会被发明人设置上很多参数和周期,有9,24,16,8,14,10,20,60,150,250,628等等,不一而足,参数大多以天数为主,发明人和使用者,试图在寻找股价变化的潜在规律,但最终难逃竹篮打水的结局,因为股市不变的就是变化,固守成法是违背了“变化”这个不变的规律。
    市场的“变”源于“市场参与者无比复杂的内心世界”,又有哪个电脑软件能准确预测所有市场参与者心态综合起来的最终结果呢?其中的变量不是可以用26个字母来代替的,甚至无限次重复和组合都不够用。
    对于均线和乖离也是如此,日期太长的均线参数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大牛股的大参数均线被远远抛在脚下,没起动的股票均线又纠缠不清,最有用的是最短的,能对股价反应比较灵敏的一些均线,短线嗅觉灵敏的一些快枪手喜欢用的均线基本上都是小周期的,比如3,5,10,再长的周期就没人用了,顶多再加个60参考一下,股价快速移动时三天成本是最重要的,而到了五天成本线,这个股票就有一定的弱化了,进入整理甚至下跌,成本决定心态,资金也是人在操控的,他也有活蹦乱跳的心脏,他有比你我更聪明的大脑,也有更加谨慎、狡猾、恐惧和贪婪的心态;他也是人。
    乖离率也同样是规律性的东西,遇到价格突变时反应灵敏,股价横盘时一点用都没有,这个家伙没少让人吃亏,若不去了解股价上涨的本质---K线本身所代表的含义,一味的用仅仅具备外部特征和表象而没有反应股价运行内在实质的内容去描述,如此一来落入陷阱的机率相当之大,这个陷阱恰恰是自己挖的自己跳。
    以前在论坛交流时就注意到,喜欢追涨杀跌的人一点不少,其最终效果并不好,准确的说还处在看山不是山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我曾走过且大家都必须要走过的阶段,有许多人往往在这个迷宫中徘徊周旋,左思右想,终生也难以逾越的,因为往往发现指标和参数的改动是某某牛股的生命线、切入点、追涨点等等,致使留连忘返,寝食不安,做不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打个比方:好比在大街上行走,看到一MM,外表漂亮,如果你不去仔细观察和了解就娶她回来做老婆,那你的失误率就是50%了,你先要去和她交流、做朋友、谈恋爱,慢慢的了解她,才会感受她的人品、性格、爱好、喜怒哀乐等等,其实她也是在了解你,彼此而已,最终再下结论:下聘书,买戒指,然后结婚登记或者分道扬镳。如果一味的不加了解的死缠烂打,最终很可能贻误终生、虚度年华。
    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是要说明的是用指标不要只看它成功的案例,要先去看看它失败的机率,要搞清楚事物的本质,漂亮不等于心灵美丽,要娶回一个外强中干的,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人会慢慢衰老的,漂亮会成过去,指标能否经受股价突变的波动考验呢?人性化的表现是不是能反应到指标上呢?大涨大跌时基本上所有指标全要失效,而暴利往往就在大涨大跌中,所以在闲聊时经常会听到某某在大涨前错抛了大牛股,某某在疯牛大幅振荡时下了轿。赚钱的当然高兴,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赔了钱的只有懊恼,不去追根朔源,永远在赔赔赚赚之间游荡,恐怕一生也就光阴虚度了。
    要承认一部分人用指标用的相当好,那是因为他明白指标的优缺点,心态稳定,知道取舍,不去妄想,做指标能达到的部分,一旦看不懂马上要放弃,能战胜心魔,战胜自我,这是最关键的。市场大部分时间和品种的表现都是常态的,异化的品种和时间毕竟是少数,所以指标用在刃上还是有稳定获利的,但是指望用指标获取暴利是不敢想像的,至少在市场的各个阶段中其稳定性、准确性大不相同。凡用指标获利都是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的过程,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行。
    相信你已经明白我接下来要说什么了吧,最有用的是K线和成交量,它们是本,是源,是万千指标变化之根本;读懂它们也就万法归宗,大道至简了。无论K线如何千变万化,道相同,宗不变。把有效的资金用在确定性最高的品种上就是了。
    写了很多,问题和观点也都表达清晰了。在指标的使用上仁智互见,只有了解了指标的优缺点,合理分析应用,就会有稳定收益,所谓猫鼠各有道。无论什么方法,指标在应用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或疑问,当一个高手在追朔密码之源时,最终是会回到K线本身上来的。即,高手必将最终甩掉所有招数,成为无招的高手。
    最没有问题的指标就是价和量,“价格”这一个要素能将市场所有人的心态完全表现在图表上!有一点要注意:盘整品种之价量关系没有太多操作价值,但它对分析品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寻找有雄赳赳气昂昂准备跨过长江建立新中国的气势的品种去参与,才能更大的发挥K线博弈之长处,也能使资金快速增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低换手的思考
后一篇:曹刿将三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