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解古典音乐

(2008-09-08 21:56:21)
标签:

回旋曲式

交响曲

乐章

室内乐

巴赫

贝多芬

莫扎特

杂谈

分类: 音乐书架

古典音乐—通常指A为让B演奏、让C听而创作的音乐。如果东西不坏,B和C都能沾A的光获得不朽。如果东西质量不高,评论家D当场就会用一篇发表在报纸上E上的文章使它彻底消失。

大多数我们今天所说的“音乐”都创作于1600年以后。音乐史学家们把“古典”音乐划分了许多阶段:巴洛克、古典派、浪漫派(这个“古典”只严格限用于1750年至1800年期间的东西)等等,虽然他们从未就分期的起止年代达成共识。1945年以后创作的音乐很不普及,可能因为其中确实充斥了不少垃圾。

音乐体裁

交响曲—为管弦乐队创作的大型作品。长度可能有25-60分钟。它像电影讲故事一样表达某种音乐构筑的想法。通常由四个叫作“乐章”的部分组成。

协奏曲—也是个大家伙,20-30分钟。像电视上的“脱口秀”节目一样,整个乐曲都是某件独奏乐器(大提琴、钢琴或其他什么)在与整个乐队斗嘴。通常有三个乐章。标准的格式是以独奏乐器独奏结尾的轻松的第一乐章,沉思的、缓慢的第二乐章,然后是回旋曲式的末乐章(所谓“回旋曲式”就是某个旋律在几段其他旋律间反复出现,就像歌曲里的副歌一样)。

歌剧—大型舞台剧。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歌曲在这里被称为“咏叹调”,歌词被称为“脚本”。剧中的女高音或男高音每场演出挣的钱比整个乐队队员的加起来都多。

室内乐—你能在客厅里凑起的任何一伙音乐家演奏的音乐。室内乐可能有的形式是: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钢琴三重奏(钢琴加大提琴加小提琴)、或是钢琴配随便什么乐器。通常不超过15到25分钟。几个乐章的都有。有一种私房话的感觉。

歌曲—通常为独唱者与钢琴而作,每首长约数分钟。

最出色的三位作曲家:

莫扎特(1756—1791)—这个家伙永远不会令你失望。活泼、精致、人见人爱的音乐。写了数吨交响曲、协奏曲,一大批室内乐,有史以来最流行的歌剧中的几部。也是个喜好玩乐的家伙。爱打台球,爱喝啤酒。死得很早—可惜。

贝多芬(1770—1827)—喧嚣、有力、深邃、有点疯狂,人人尊敬的音乐。9部很卖座的交响曲,一批敦实的钢琴独奏作品。他的一些作品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后来聋了,这使他更有理由创作只有他自己明白的音乐。暴躁、吝啬。终生光棍—可惜。

巴赫(1685—1750)—结构与形式完美的音乐。虽然不都是极其动人的旋律,但如果你欣赏音乐的“形式”,它们堪称“伟大”的音乐。死的时候子孙满堂,家庭美满。

应该了解的一些俗套:

作曲家—创作第9部交响曲之时或完成后不久就会死掉。莫扎特写了41部左右,巴赫生活的年代还没发明交响曲,他们是少数几个例外。贝多芬、布鲁克纳、马勒、沃恩.威廉姆斯等等都没挺过去。

女高音—肥胖、要价昂贵、偶尔好打官司。

指挥—花花公子、自恋狂。

小提琴家—过于敏感、神经质。

小提琴神童—12岁左右、技术惊人、脑中空空。

铜管乐手—粗鲁、喜欢喝上一杯。

钢琴家—粗心、糊涂、邋遢。

大提琴家—秃顶、深沉、有点自闭。

评论家—闭门独处的人。

(摘自网络,感谢原创者赵小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