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禅学丛书《禅与文化》·季羡林:商人与佛教(11)

(2008-03-23 16:44:02)
标签:

季羡林

中国禅学丛书

禅与文化

商人与佛教

古代商人起源

雅利安

印欧语

分类: 季羡林著《禅与文化》禅学丛书
商人与佛教(11)
季羡林
 

() 印度古代商人起源的特点

 

    321要想说清楚印度商人阶级出现的特点,必须从印欧语系的比较语言学谈起。从上一世纪初叶发展起来的这一门新的学科,充分证明了各种不同的但又有亲属关系的印欧语言组成了一个语系。使用这些语言的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亲属的关系。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把语言和民族等同起来。世界上确有个别的民族丢掉了自己的语言而采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但这决非普遍的现象,不能据此而否定语系的存在。

 

    322原来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民不是说印欧语系语言的人民。说印欧语系语言的所谓雅利安人是后来从外面迁徙进来的。“雅利安”是什么意思呢?在这方面,学者间的争论颇多。为大多数学者所承认的解释是,雅利安的意思是“自由人”、“品质高贵的”。(DDKosambiThe Culture and Civili sation of Ancient India in Historical Outline〔下面略称Kosambi Ⅰ〕,5th impression 1977p72参阅同作者,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dian History〔下面略称Kosambi Ⅱ〕,Bombay1956p75)这显然是自我赞扬。这一种人最初居住在什么地方呢?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比对名称含义的争论还要激烈,还要复杂。到现在也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大体上可以说是源于欧亚大陆(Eurasia)的北部地区。(Kosambi Ⅰ,p75参阅Kosambi Ⅱ,p75-76)可能是由于天灾或者人祸,他们从原住地大规模地向东西方迁移。约在公元前二千纪,有两股雅利安人的浪潮从中亚一带向东南方涌来,一在二千纪之始,一在二千纪之终。两次浪潮都影响了印度,可能也影响了欧洲。(Kosambi Ⅰ,p77)

 

    323在雅利安人抵达印度以前,他们还在伊朗一带停留过一个时期。后来可能是由于内部矛盾,由于部落与部落的冲突,他们又分为两股,一股留在伊朗,一股向东南方向迁徙,来到印度,成为今天印度雅利安人的祖先。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和比较神话学,都能证明,这是一件历史事实。古代伊朗人和古代印度人所礼拜祭祀的神灵有许多是共同的,比如因陀罗(Indra)、婆楼那(Varu瘙塀a)、弥特罗(Mitra)等等。还有“在Awesta(古代伊朗的圣经——羡林注)中可以找到整句整句的话,遵照发音学译为古代印度语,利用印度语法和字典可以逐字翻译过来”。(WGeiger und EKuhnGrudriss der Iranischen PhilologeStrassburg1895-1901lster Band1AbteilungchrBartholomaeVorgeschichte der Irnischen Sprachep)可见古代伊朗的宗教与语言同古代印度的宗教与语言原来是一码事。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其间的分歧。有一些神名双方都有,比如Deva这个词儿双方都有,但在印度意思是天神,在伊朗却是魔;yima在伊朗意思是第一个凡人,到了印度变成Yama,意思是阎王。这些例子说明,伊朗和印度两大部落分道扬镳之后,各自都有了新的发展。不管怎样,古代伊朗人和印度人共居过一个时期,这是一个不能抹煞的历史事实。学者们一般把这个时期称为印伊时期。

 

    324所谓印度商人起源的特点,我认为,就来自雅利安人大规模地从外面迁徙进来这一个历史事实。这种迁徙不像历史上其他地区的民族大迁移那样是流动的、暂时的,而是固定的、永久的。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后来在印度定居下来,而且逐渐扩大地盘,同本地的原始居民一起,创造了印度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一直到今天,流风未息。在最初进入印度的时候,他们是战胜者。他们同本地的原始居民,那些被战胜者之间所处的文明发展阶段不同。世界历史上常常有从外面入侵的战胜者的文化水平低于本地被战胜者的现象,中国的元代和清代都是众所周知的例子。初进印度时,雅利安人还处在野蛮时代,而本地居民则已进入文明时代。这种现象促成了印度商人起源有与其他国家相异之处。

 

    325印度学者高善必(DDKosambi)在探讨印度古代历史发展规律之前,讲到了商友(trade-friends)的问题。他说,在原始社会比较早的阶段上,自由地以物易物的活动是没有的,以物易物表现为交换赠品,在共同分享产品的亲属集团中进行。这种赠品并不是给任何一个人的,而是只给有这种亲属关系的人,叫作“商友”。这种赠品不能请求,也不能拒绝;它使接受者有责任在以后某一个时期自己某种东西有剩余时回赠赠送者。(Kosambi Ⅰ,p32)在某种意义上,这可能被看作是商业活动的滥觞。

 

    326斯里兰卡学者Ananda Guruge在他的一部研究《罗摩衍那》的著作中,也讲到最早的商业活动。他说:“商业的开始最好是追溯到消费者不再是生产者这一个阶段。在一个小村中,每个居民都是自己提供家庭必需品——这肯定是非常少的——任何形式的贸易都没有必要。但是,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分工的结果是专业化开始了,这就有了需要同别人交换产品。这自然就引起以物易物,这可能是人类所知道的最早的商业形式。”(Ananda GurugeThe Society of the RmyanaMaharagamaCeylon1960p115)

 

    上面两段话,虽然都是在讲印度古代社会时讲的,但似乎都不限于印度,世界上其他地区情况恐怕也是这样,其中并看不出印度商人起源的特点。因为这两段话都讲得简明扼要,所以我就引在这里,供有兴趣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