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御龙飞天
御龙飞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34
  • 关注人气:5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林格尔的初秋----介绍中国民间剪纸开拓者陈竟教授

(2014-03-03 14:28:14)

和林格尔的初秋

----介绍中国民间剪纸开拓者陈竟教授

 

贺宝贵

 

http://s6/mw690/001aZVhkgy6Hk2XdGm185&690

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参会代表(部分)合影

http://s11/mw690/001aZVhkgy6Hk39J0GSaa&690

陈竟(中)与张家口市代表贺宝贵(左1)等人合影

 

   《敕勒歌》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歌,它的发祥地在哪里,此前从未问过自己。一个偶然的好机会知道了《敕勒歌》的家乡原来是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赫赫有名的蒙牛奶业集团本部的所在地,只离我们张家口半天的车程。

    初秋的和林格尔,蔚蓝的天,淡淡的云,原野广阔,灌浆中的庄稼很是茁壮。和林格尔宾馆后院,弯曲窄小的路边有朵朵鲜花,弥漫着蒙古草原的花草与香味,麻雀成群地飞来飞去。“蒙牛情---和林格尔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的会议环境,让我感受到了这次艺术节的浓浓氛围,再美不过的民间剪纸艺术节环境,真令我兴奋和陶醉。不经意地看见,迎面走来一位精瘦的人,个子稍高点,脸盘略长点黑点,那副眼镜平添了他的知识分子气质,他走的专注轻快,所以显得挺精神。我猛地认为他就是久仰大名的陈竟老师,尽管从未见过陈老师或是照片。“您是陈竟老师吧?”“是的。”“我是贺宝贵。”“啊,贺宝贵啊!”“你好,陈老师。”“你好!”我把憋在心头几年的尊敬与问候,好像一刹那都说给了陈老师。我们握着手,拉着手,亲热得收不住话语。

    陈老师有多种头衔,最本职的头衔是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教授。我因研究民间剪纸而闻知他的大名。2001年底,我把自己的《剪纸大师王老赏》寄给他,在电话里,他称赞我和伙伴郝志熹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比各省先走了一步,鼓励我们继续前行。随后寄给我一本《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那是他精心汇编的名家剪纸论文集。自那起,我一直保持着与他的联系。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直受着陈老师的指导和引导。陈老师极为欣赏和肯定我们研究民间剪纸的一个基本思想和做法:“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地研究民间剪纸”。2006年我们出版《中国剪纸王》,他很欣赏我们,认为是一个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范本。2011年我们出版《守望集》,陈老师欣赏和鼓励我们,他题句题诗:“欣闻贺宝贵、郝志熹诸君将数十年发掘和研究蔚县剪纸的文章汇编成集,吟作小诗一首,以表祝贺。燕赵大地出杰才,研究非遗入史载。守望蔚县数十年,功德千秋无人代。庚寅年暑月于南京民艺斋。”我和陈老师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与日俱增,那些长达四五十分钟的电话、长达一二百字的短信、几千字的电子邮件、以及在qq网,可以获得陈老师关于全国剪纸发展大趋势,关于某地民间剪纸发展的重要思想和见地,可以获得他对历届国际剪纸艺术节(展)重要活动安排的框架布置和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更是感知感悟获得陈老师的人生志向、学识、目标、修养、人格、境界、眼界、意志的比黄金还珍贵的机会。

    陈老师的功勋,他发起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剪纸组织----中国剪纸研究会(后改为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剪纸学校----中华剪纸函授中心,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剪纸报》,他在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了“中国民俗艺术”选修课,并最早提出“民间艺术进校园”的主张。十多年来有一万多名中外大学生学习了剪纸等民俗艺术;他又面向社会连续举办了八期“中国民间剪纸高级研修班”,发现、培养、推介了许多民间剪纸人才,现在,他的学生遍布国内外,不少人成为剪纸界的骨干,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出了杰出贡献。陈老师的功勋,当属他在当今中国第一个创办“国际剪纸艺术节”,至今他已完美的领办了五届,每一届剪纸展相当于观赏全国各地的剪纸最新作品,相当于出国观赏多国的剪纸最新精品。陈老师的功勋,当属他不离不弃地与民间剪纸艺人息息相通,当民间艺人有困难时,他总要问长问短,慷慨资助他们。受他资助的有库淑兰、高金爱、白凤莲、王计汝、刘兰英等等。刘兰英生前,他向当地县领导提议拨款给老人出书和生活补助。 20121122日,刘兰英去世,他十分悲痛和遗憾,给刘兰英家属寄去一千元,他又动员我们给刘兰英家人以安慰和帮助。陈老师的功勋,当属他常是中央文化部和国务院参事室的座上宾客,为文化部和参事室更为国家的文化建设顺民心当了高参。陈老师的功勋,他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剪纸和民俗文化作品、论文,出版了几十本编著,他化了22年研究的专著《中国民俗剪纸史》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邀请我为他写书评,我自胆怯自欣然,写出《功德昭昭自入史》一文,竟得到老师的满意,并有多家媒体刊登,又被编入《六十年中国民间剪纸研究(论文卷)》。他主编了多种民间剪纸精品集,论文研究集,其中我的两篇论文被辑入《六十年中国民间剪纸研究(论文卷)(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我被评委们评为“六十年中国民间剪纸研究著名专家学者”(进入名单的只六十多人),六十年中,研究论文成千上万,研究者成千上万,我在意的不仅仅是对我研究成果的肯定和给我的荣誉,我更为钦佩的是陈老师的战略眼光,他能纵向的审视60年中国民间剪纸历史研究之路,并予以肯定。

    陈老师的生命之光在中国剪纸园地中接连不断的闪烁,他又把《剪纸报》呼吁和践行为正式出版物,一份月刊彩印报纸,博得成千上万剪纸爱好者的热烈欢迎,纷纷订阅,然后好评连连。我应约陈老师,为《剪纸报》写了《激光剪纸不属中国剪刻纸范畴》和《再说激光剪纸不属中国剪纸范畴》。去年底,他又以南大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名义与江苏美术出版社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公开发行的《非遗报》。陈老师又与金盾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丛书》,为民间剪纸传承大师树碑立传。他以总编的名义,约我加盟,编著分册《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王老赏》,我应约和郝志熹、席红延、任智广合作,精心写了《杰出的蔚县剪纸艺人王老赏》。随后,陈老师几次征求我的意见,最后他特约了中央美院教授薄松年老师为我们的书写了《序言》。包括我们在内的不计其数的重大事情从创意到实现,都是他躬亲而为,不难想象,其中囊括着他的多少智慧、魄力、协调、坚持,于我岂止是感动,更多的是对他的钦佩,受他的鼓舞、感染,愿意与他同行。

    陈老师已步入耄耋之年,他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的民间剪纸研究步履从未停步。他已是中国民间剪纸学术研究领域最重要的领军人之一,组织和推动民间剪纸社会活动最重要的组织者之一,协助政府抢救和保护剪纸项目“非遗”的优秀参事之一,搭建民间剪纸艺术与政府共同发展文化的最杰出组织者之一,现代中国民间剪纸界里最实践和最具人气的功勋老师之一,他的学生像桃李一样芬芳全国。我斗胆推测,在当下全国浩如烟海的民间剪纸领域,学术素养相对全面的老师中,陈老师兴许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了。

    陈老师是我人生路上的又一位恩师,是我成功走上民间剪纸研究之路并不断收获的好老师。我年年教师节那天,会电话祝福他。2012年的教师节他恰在北京,又在忙于新的中国民间剪纸活动。陈老师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令我过电影似地想着与他多次见面的场景,那是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山西大同、广灵,在宁夏银川,在北京中国政协礼堂,那一幕幕,回演在我的心里,令我好欣慰,好幸福。

 

(笔者系张家口市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

                             2012121日初稿

                             2014223日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