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俗剪纸知识与技法介绍之三

(2014-01-13 11:56:34)

年俗剪纸知识与技法介绍

(三)

 陈竟

 按:新年即至,为弘扬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开设此栏目,供大家学习和了解。

 

年俗剪纸释奥

陈竟

 

    春节期间,是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大展示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民俗剪纸形式都会见到,诸如门神、斗方、桃符、门笺、窗花、挂笺、墙壁花、顶棚花、用具花、礼品花、绣花等等,都被民众应用到衣、食、住、行、用、乐中,装饰环境,美化生活,表达避邪求祥的愿望。

    在传统年节民俗剪纸中,常见的主题纹样有鸡、虎、狮、鹿、马、牛、羊、鼠、猴、猪、龙、凤、鱼、燕、鹊、鹤、蛙、松、葫芦、牡丹等等。它们有的单独表现,有的组合表现,都表达了一定的吉祥寓意,这就是追求福、禄、寿、禧、财的幸福观。在此,略举几例年俗剪纸,解释它们的由来和文化内蕴。

    鸡、虎、马、葫芦是传统年俗剪纸中最常见纹样之一,年节期间,门窗上少不了要贴剪纸鸡、虎、马、葫芦。春节为什么要贴鸡、虎、马、葫芦呢?这与我国古代的传统观念有关。

   《重修纬书集成》载曰:“桃都山……上有金鸡,……乃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在古人的感性体验中,鸡是阳明、食鬼、躯邪的灵物象征。因此,先秦时,有腊日“挂鸡于户”的习俗。魏时改为“杀鸡著门户。”至南朝梁时将时间改在了正月元日(春节),鸡牺也改成了“贴画鸡、或斫镂五色綵及土鸡于户上”,以助于去阴扶阳,辞冬迎春。于是,春节贴剪纸鸡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风俗通》载曰:“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神荼)与郁(郁垒),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唬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古人认为,人死为鬼,虎专门吃恶鬼。桃木为执正祛邪之神。除夕门户上贴画虎或剪纸虎和桃,可使百鬼远离。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后世。

   《梦梁录》中描写临安(杭州)都城“岁旦在迩,席舖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舖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在古代春节期间,民间流行剪纸马贴门户送神上天下界。有的只剪一匹马,也有的剪一匹双翅腾飞的骏马,背驮元宝或金钱,还有的剪天神骑马之状。祈求在新的一年天神保佑,财运亨通,福禄臻至。

   《帝京景物略》载曰:“腊月三十日五更(除夕),门窗贴红纸葫芦,曰收瘟鬼。”《遵化通志》记述:“除夕,易桃符,贴春联,剪红纸葫芦于牖户,曰‘拒瘟’。”古人认为,葫芦是华夏民族始祖神的象征,它具有孕生护命的神力。除夕,民间在门窗上贴剪纸葫芦,用以禳除瘟鬼,保佑安康。

    上述春节民俗剪纸纹样,随着时代的前进,已逐渐演化为吉祥剪纸,虽然在民间仍然流传,但其由来和文化内蕴己不为许多人所知。

 

http://s15/mw690/001aZVhkgy6FKOzdxOC4e&690

http://s1/mw690/001aZVhkgy6FKOzUawU50&690

http://s7/mw690/001aZVhkgy6FKOB1fDgc6&690

http://s12/mw690/001aZVhkgy6FKOCFxCra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