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的老古董垃圾桶与农民伯伯家的沤坑

(2011-08-11 07:36:16)
标签:

故宫

垃圾桶

农民

沤坑

门票

分类: 最后的家园&人生南北

北京故宫的古董垃圾桶和农家沤坑 


(我认为垃圾桶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之一。在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就连每一个篮球场(羽毛球场)上也摆了至少3对垃圾桶,街头前后垃圾桶之间相距约为10米。深圳街头就连并不热闹的交叉路口也都设有至少4对垃圾桶,街头前后垃圾桶之间相距不过30米。故宫的垃圾桶不仅数量少得可怜,而且竟然连“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功能区分也没有,堪称全国城区最原始的垃圾桶) 

http://s12/middle/4049a57bnaa24aef873bb&690

天安门一侧的垃圾桶分类较细而且蛮漂亮的哈 

http://s16/middle/4049a57bnaa24b5ca79af&690
往午门前广场途中
http://s12/middle/4049a57bnaa24c3ec430b&690
午门前广场左侧
http://s13/middle/4049a57bnaa24c54b3d9c&690
午门前广场左侧
http://s6/middle/4049a57bnaa24c6cee385&690
午门前广场左侧
http://s13/middle/4049a57bnaa24c7cebaec&690
午门前广场左侧
http://s6/middle/4049a57bnaa24ca59f3d5&690

http://s10/middle/4049a57bnaa24cc290949&690

http://s5/middle/4049a57bnaa24cce86d54&690

http://s9/middle/4049a57bnaa24ce121ed8&690
太和殿前广场:垃圾桶数量屈指可数
http://s9/middle/4049a57bnaa24fed425a8&690 太和殿前广场:垃圾桶数量屈指可数
http://s5/middle/4049a57bnaa2500094704&690
太和殿前广场:垃圾桶数量屈指可数
http://s2/middle/4049a57bnaa2500ba14f1&690 太和殿地面
http://s16/middle/4049a57bnaa250336b8cf&690

太和殿前的标准古董垃圾桶 

 

故宫最近“门”洞大开:从5月份热闹一时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份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可谓层出不穷,其声势堪追红十字会、中国铁路,堪称为中国足协的一个翻版。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大体上都是一条藤上结出来的瓜嘛:都是吃“公家”饭的,却又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
不过这些个门门洞洞不是我能打开的,在这些方面我只能当当看客。我本人去过故宫两次,都留下了一点印象。

 

足球、野草和门票

第一次是在2001年五六月间。在研究生论文答辩过后等待毕业的那三十来天的时间里,经一位朋友的引荐,我在白纸坊东街的一家单位实习。有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路走走看看,到故宫前的午门广场时,好象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左右了。空旷的广场上只有屈指可数的一点点人,有几位是老人,在悠闲地坐着,令人想起传说中北方农民冬天躲在墙根下晒太阳的情形;还有几个小孩子,正在对着午门东面的城墙根踢足球。靠城墙根的广场上,沿地板砖缝隙这儿那儿还长着不少野草,草起码有成人膝盖那么高。当时我倒没有什么荒凉的感觉,就像那时躺在附近中山公园的长椅上能听到久违的乌鸦叫声一样,来自山野的我觉得好象是进了北京的某个大杂院,感觉特别亲近。
那一次没有进故宫,不止是因为时候不早了,更因为门票,当时要两百好几十元嘛,与我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相差无几了。

 

全国城区最原始的垃圾桶?

去年12月初我在北京停留了十来天,期间想了一想,觉得还是挤出时间去看故宫看看嘛。故宫那时门票的价格,好象随了全国各地削减门票费用的潮流,淡季是40元,旺季60元。我想大多数人用不着犹豫了,出这么一点钱能看看历朝历代头号大佬的奢糜生活,值啊。
但午门前广场售票处的垃圾桶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与我们在大多数城市街头看到的大多数垃圾桶并不一样。故宫的垃圾桶真的就是一个桶,很原始的一个桶,桶里没有分隔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空间,游客们扔东西统统都是往那里面塞。更有意思的是,垃圾桶旁边还有人放了两个用塑料编织袋作成的简易的袋子,可能是拾荒的人在守株待兔吧。
故宫内外各处的垃圾桶好象都是那么一个桶,而其数量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不过各处的地面大体上还算干净,可能是保洁人员多吧,这的确不失为一种促进就业的好办法。(前几年我看过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说他在北京时不时可以看到好多人并作一排,一根一根、慢悠悠地去清除草坪中的杂草,他为此感到纳闷。他很可能不知道这种事情在中国南北的城市好象都很普遍,我们自己住的小区里时不时的也这样搞,一大群人边聊天边悠悠地拔着草,看来这是一种促进就业的普遍作法。)


故宫这种垃圾桶,与30来年前我们老家乡下的积农家肥的沤坑相比,也算得上是一个古董了。那时化肥在农村使用还不普遍,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挖个坑,家里清扫出来的垃圾,都是往那坑里一扔,天长日久,就沤成了有机肥。不过就算是往沤坑里扔垃圾的时候,一般人也还是会对垃圾进行区分的,像那些容易划伤脚手的东西,有点脑子的人是不会将其扔进去的。故宫的垃圾桶好象连这种区分都没有啊。
列位看官,我去故宫就这样盯着他们的垃圾桶看了又看,你们看看我这德性。我也是没办法,我差不多生来就是这样子,因为我母亲对环境卫生堪称有洁癖,她从湖南老家来到南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这几年里,每天从大清早起,就擦完地板又擦墙,擦完这里擦那里,今年7月底我们回湖南老家前,她还将天花板什么的都擦了一遍。回到老家后,又带着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在家里搞了十来天的卫生,到我返回南京前他们还没搞完,天天搞个不歇火。
在以前的人家,好象每天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洒扫庭院啊。这环境卫生就像人的一张脸,不好好搞就会脸上无光,那就是连脸都不管不顾,不要了。

 

不说这些个垃圾的事了,还记得看看故宫的那些宝贝啊,哪怕哪一天它如果只剩下一个壳子,前人留下的这些东西仍然会让许多人感叹。

 



http://s16/middle/4049a57bnaa25054b597f&690

http://s2/middle/4049a57bn776a1a3fdf91&690

http://s10/middle/4049a57bn776a1a74f439&690

http://s14/middle/4049a57bnaa2509d5534d&690

http://s8/middle/4049a57bnaa250bd41567&690

http://s12/middle/4049a57bnaa250e8b532b&690

http://s14/middle/4049a57bnaa250f03cd7d&690

http://s9/middle/4049a57bnaa25109a3fb8&690

http://s10/middle/4049a57bn776a1b5cabd9&690

http://s11/middle/4049a57bnaa251250c85a&690

http://s4/middle/4049a57bnaa2513c34fe3&690

http://s14/middle/4049a57bnaa2515bf0e8d&690

http://s14/middle/4049a57bnaa25167221ed&690

http://s9/middle/4049a57bnaa251782e178&690

http://s7/middle/4049a57bnaa2518c142c6&690



http://s6/middle/4049a57bnaa252030a625&690

http://s16/middle/4049a57bnaa25216a974f&690

http://s5/middle/4049a57bnaa252319dbb4&690

http://s14/middle/4049a57bnaa25239a5fdd&690

http://s12/middle/4049a57bnaa252538b70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