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的书——《战战兢兢的讲台》

标签:
转载 |
战战兢兢的讲台—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谵语
出 版 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教育、教师、高考、作文教学和文本解读等方面。是一个普通教师近十年来对基础教育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改革的艰难历程和经验教训。一线教师承载着各种压力,而作者的压力更多来自自身,来自思考,这个思考也许不深刻,但很真实,这是一种切肤之痛。 作者简介 王雷,男,江苏金坛人,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现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目
序
基础教育:对人和知识的双重误解
中国没有教育!
基础教育:对人和知识的双重误解
残缺的教育:动脑动手不动心
柔性暴力与话语霸权
金钱、美女和自身利益
应试教育的报应来了!
谁的“痛”?谁的“快”?——读何永康教授《“痛”而后“快”——我看南京“高考之痛”》
“绕不过他们的悲痛的脸”?——与G先生商榷
拯救基础教育:把升学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剔除出去!
学生究竟有哪些自由?
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从宝玉挨打说起(附讨论)
“学校生活彻底破坏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无拘无束的时代。”——读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上个世纪的学校》
“青春如水,生命如歌,高中是我憎恨的年代。”——一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作文阅卷随感
中国的教育有希望了!
今天,做一个语文名师是可耻的
从“闺塾”看今天的(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我的八个不明白
今天,做一个语文名师是可耻的!
弱智化: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一谈高考现代文阅读
迟早要被他们逼疯!——向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扔鞋
高考古文阅读批判——兼谈中小学古文教学
高考语文江苏卷文言文阅读试题之批判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整体批判和命题出路
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歌教学随想
我的一节语文课
我讲杜甫诗《又呈吴郎》
《语文考试说明》该寿终正寝了!
站在教室的讲台前,我战战兢兢……
思想的缺席: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语文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试读部分章节
基础教育:对人和知识的双重误解
中国没有教育!
如果我们承认,人的存在主要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精神,那么,我们立刻发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经越来越远离了这种精神而代之以各种虚幻的现实,这就是现代人时常感到精神空虚的根本原因,而这要“归功”于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不关心孩子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培养,我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考得怎么样啊,进步了多少,排名如何,能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学校等等。我们很少关心他们想些什么,他们的感情和需要,他们的苦恼和忧虑……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根本不屑关心,或者我们不是不想关心这些,而是不知道怎么关心,不会关心,不敢关心,因为这些方面,我们自己还很成问题。我们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如何呢?所以,还是在关心成绩时,我们多少能理直气壮一点,自我感觉良好一点——我们不是也很可怜吗?
卡西尔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态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人论》)作为精神创造的生活一定是艰难的、负责的和严肃的。
为什么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教育正是这样一个艰难的、负责的和严肃的精神创造活动,而艰难、负责和严肃的精神生活一定是真正幸福的生活,教育是让人幸福的事业!我想到了《论语》里的一个故事:孔子在听完了子路、冉有、公西华等几个学生的“述职报告”后不置可否,最后,他询问曾皙的志向,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怀有巨大济世热情的孔子对子路等人的仕途经济的人生理想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赞赏,而对曾皙描述的人生追求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正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人文情怀。
我每次读到这段文字,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
来自当当网http://read.dangdang.com/book_15036?ref=read-1-B
20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