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教育 |
分类: 史论 |
第一,它真实地再现了晚清官场的腐朽与昏庸。封建社会晚期的晚清,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经济,虽然当时已经被迫开放,但体制的原因,使其并没有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外国人干预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司法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官员们不再象以前那样单向地服从上级,还得看洋大人的眼色行事,否则轻者丢官,重者处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官员们能够做的就是什么都不管,谁管谁倒霉。自道光以后,整个晚清,几乎找不出几个能干事,干好事的官员。虽然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盛宣怀….等人兴办了一些看似于国有利的近代工业,最后还是因为官场腐朽而功亏一篑,甚至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他们的前车之鉴,助长了官员的不作为,从而使当时当官成为世上最容易的事。
第二,它体现了晚清吏制的腐败。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国门打开,中国成了世界各国任意宰割的唐僧肉。先是向你提条件,不接受就武力解决,将你打败后,迫使你接受割地、赔款、通商等不平等条约。开始区区几百、几千万两银子的赔款,政府还能够勉强维持,到后来,随着仗越打越大,败仗越来越多,赔款数额也越来越大,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已经分别达到1亿和2亿两白银,满清政府全体公务员十年不吃不喝都还不了人家的赔款。为了“结与国之欢心”,除了用关税抵押和向外国银行借债外,就是肆无忌惮地设置官位,向社会推销官帽,甚至出现了一个知县位置有几十上百人候缺的惊人现象。国人(甚至外国人),只要你有银子,就可以买个官当当。当了官以后,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敛聚钱财,买个更大的官。(据李鸿章的门生容闳判断,李鸿章家办理洋务就敛聚白银4千万两。根据合肥李府管事的记载,李鸿章家族拥有良田257万亩)所以当时捐官已经成为国人出人头地的最佳途径。晚清政府完全成了专营官帽的公司,老百姓完全成了在这个商店中任意进出的顾客。买官比去商店买东西还容易,而做官比买官还容易,他们唯一职责就是敛财而不担责。整个晚清百业凋零、民生惨苦、矛盾加剧、社会动荡、国家不国。看到这个无力回天的惨状,李鸿章除了发出“天下最容易的事莫过于当官”的哀叹,也找不出更有效的办法来拯救这个国家和王朝。
第三,它道出了李鸿章矛盾的官场心理。李鸿章出身安徽官宦世家,24岁中进士,青年时投奔曾国藩,因慵懒和心气过高,离开了湘军,30岁在家乡组织团练镇压太平天国,最终因其淮军保国有功,李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位列朝堂,成为晚清重臣。由于在处理洋务上签订了许多有损国家主权、尊严的条约而深受诟病。从整个人生来说,李为国不可谓不尽心,镇压太平天国,兴洋务、办学校,积极推动国家近代化…..。可君命难违,在处理洋务上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被国民骂为卖国贼。从这一点看,他这个官当得一点也不容易。他之所以认为当官是最容易的事,我想大概处于以下心理:一是觉得自己仕途太顺,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就升到了一品大员。同时,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鸿章,无论做事还是要钱,只要动动嘴皮就可完成,比一般的人办事容易得多。仕途和事业的一帆风顺,自然而然地使其有了当官是天下最容易做的事的心理。二是其对纷繁的官场关系自嘲自虐的心理表现。在国势日下的晚清,没有几个官员想到要为国家前途和命运着想,李鸿章等虽然有报国之心,但往往事与愿违。什么都不做的人官运亨通、官声甚好,而专心为国之人却成了人人痛骂的卖国贼,与其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的好些。三是代表了李对当时官场风气和人的价值的深刻评价。天下最容易的事,莫过于利用权力攫取利益而又不需要承担责任。在当时,法制废驰、主权沦丧,洋人成为中国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真正管理者,官员成了洋人的附庸甚至奴才。勾结洋人欺压国人、贪污腐化、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已经成为晚清政治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国官员没有了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心理压力。当官的救国无能,享乐有道,天下哪还有比这更容易的事情。这么容易的事情你都干不好,你这一生还有什么用。所以,身处围城的李鸿章用他的官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时官场的风气和官员的素质。
第四,它预示着满清王朝灭亡的即将到来。官员是国家政权的拥有者和执行者,国家设置官员的目的是让其巡抚事、知府事、知州事、知县事,将所辖地区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地方兴盛,国家富强。历史上任何时期,国家官员失去了责任心和走向贪污腐化,这个王朝的历史也就走到了尽头。在国家有累卵之危,民众有倒悬之急的晚清时期,官员们非但不去知其府事、州事、县事,去想法救国救民,反而到处搜刮民脂民膏,而想干事、能干事之人,却饱受攻讦。贤臣隐退,奸佞当道,民众对官员深恶痛绝,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不断上升。政府对洋人的横行无可奈何,对官员的慵懒贪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国家离灭亡亦不远矣!果不其然,在李鸿章说出这话不到20年,满清就顷刻灭亡。
李鸿章作为晚清王朝一品重臣,身处围城,洞悉国家政治之沉疴而又无力挽救,在饱受朝堂和国民痛骂的沉重心理压力下,得出了“天下最容易的事莫过于当官”的官论,这既是对晚清官场的嘲讽,也是对他自己的安慰,更是对满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警示。今天读来,还真别有一番心事在心头。
愿我们当代官员千万别成为李鸿章心中那样的官员,愿我们的国家永远不要再出现历史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