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深圳的天蚕蛾

标签:
文化 |
发现深圳的天蚕蛾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太极驴
闲来无事,翻阅多年来在深圳巡山穿林时拍摄的昆虫照片,欣赏了几张天蚕蛾的照片,觉得硕大美丽有点意思,便按照名称查看了简介,没想到这种昆虫竟然和人们穿的衣服有关,编辑了一下,请大家分享。
天蚕蛾,亦称大蚕蛾、巨蚕蛾,是鳞翅目天蚕蛾科数百种昆虫的统称,中国记载到了50余种。天蚕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物种,其生活史由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命阶段构成,不同品种天蚕蛾的完整生命循环周期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两年,也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
天蚕蛾科是体型硕大的蛾类,翅展可达60-210毫米。它们以植物叶子为主要食物,不少品种能吐丝做茧,当我们穿着蚕丝做的衣物时,是否想到这就是鳞翅目天蚕蛾科中柞蚕、蓖麻蚕和蚕蛾科中桑蚕的杰作?是的,这正是柞蚕、蓖麻蚕和桑蚕的杰作,一种小小的昆虫在人类长期驯养下化害为益,可以取茧抽丝织成绫罗绸缎丰富人们的生活。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更要感恩我们的祖先有智慧,用辛劳驯养了能够吐丝结茧的蚕蛾,培育出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蚕丝产业,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范例。更难以想到的是小小的蚕宝宝还跟着中国航天员上到太空去吐丝结茧。
每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有些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也许我们还没有发现,但是它的存在却是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保护每一个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关系着人类的未来。
野生天蚕蛾属于夜行性昆虫,白天常常悬挂在密密的树枝或叶片下躲藏起来一动不动,如果受到惊扰,会快速地飞行几十米远,再找个地方藏起来。所以,发现后只要不惊扰它们,就可以比较从容地拍摄。
没有刻意地去寻找,只是在登山途中遇见便拍摄记录下来,就这样随意的在深圳发现和拍摄到了二种天蚕蛾,也许深圳还有其他品种的天蚕蛾。
1、乌桕大蚕蛾。2004年8月初在梧桐山脚下遇见几只乌桕大蚕蛾的幼虫,只见它们慢慢地在枝条上爬动,去寻找可口的树叶,肥硕的身体憨态悠闲。
http://s13/mw690/001aYDQHzy76Ss7tVSYbc&690
http://s14/mw690/001aYDQHzy76Ssa8lNHbd&690
乌桕大蚕蛾(Attacus atlas)是天蚕蛾科的一种大型蛾类,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蛾,成虫翅展可达180-210毫米。在我国,乌桕大蚕蛾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因其幼虫喜欢啃食乌桕树树叶而得名。乌桕大蚕蛾每年发生两代,成虫产卵于乌桕、樟、柳等树的主干、枝条上,排列规则,有时成堆。从卵到幼虫,再化蛹成飞蛾,这个过程长达一年,在化蛹期,乌桕大蚕蛾幼虫会像蚕一样吐丝,将自己紧紧包裹,化身成蛹藏于粘挂在树枝上的茧里。它们吐出的丝比蚕丝略细,更富有光泽度,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先民采集乌桕大蚕蛾茧抽丝织锦的记载。
乌桕大蚕蛾数量稀少,属于十分珍贵的受保护种类,被列入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由于其稀少,又有经济及科学价值,不仅受到保护,而且已人工养殖。
http://s3/mw690/001aYDQHzy76Ssd1jEed2&690
http://s6/mw690/001aYDQHzy76Ssfo6O165&690
应该就是十分之稀少,又是夜行性昆虫,所以直到10年后,2014年7月12日才在梧桐山碧桐道海拔约300米的地方遇见了乌桕大蚕蛾的成虫。走在登山道上,突然看见路边树枝上挂着一只褐色的大蛾,悄悄上去,屏住呼吸轻踩草丛,从正反两面拍摄了几张,原来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蛾子-乌桕大蚕蛾。
遵循不惊扰野生动物的拍摄规则,带走了照片,留下了脚印,没有惊扰它的休息,转身又向高处走去。
http://s4/mw690/001aYDQHzy76Ssj3I9Z33&690
http://s2/mw690/001aYDQHzy76SsnSp8J41&690
http://s14/mw690/001aYDQHzy76SsqaBvn7d&690
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