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几位人物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哈~
林则徐纪念馆:南后街澳门路,原为林则徐祠堂。
图:@北京老骥
小故事:
1、林则徐与左宗棠曾在长沙彻夜长谈,两人在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
2、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
3、林则徐临终前还命林聪彝代写遗书,一再推荐左宗棠。
林聪彝故居:宫巷北侧24号
小故事:
1、同治元年(1862年),由左宗棠推荐,特授林聪彝浙江衢州知府,充闽浙总粮台提调官。
2、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太平军攻占福建漳州,进兵龙岩,多人被杀。左宗棠急命清军救援,林聪彝献计由海路进兵,被左宗棠采纳。
沈葆桢故居:宫巷26号
小故事:
1、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临行前力荐丁忧在家的沈葆桢接手船政,并“两次茅庐”,亲自到宫巷请沈葆桢出山,沈葆桢十动然拒。
2、同治六年(1867年),沈葆桢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继续左宗棠的马尾造船厂大业。随后在1875年,走上事业巅峰!
严复故居:福州南后街郎官巷20号
小故事:
1、沈葆桢晚年主张派遣优秀学员出国留学,其中严复、萨镇冰等人为第一批留学学员。
2、留学回国的严复提倡西学、科教救国、认同共和;而在国外长大的辜鸿铭则提倡发扬中学、道德兴国、忠于皇室,但在共和推行剪辫子时,两人意外地站在同一战线!
萨镇冰故居:三坊七巷中的黄巷,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位于朱紫坊22号。
小故事:
1、1877年,与严复等人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军军官摇篮留学。
2、冰心曾说过:“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
故居:原为杨桥巷17号,名为双栖楼(后被冰心爷爷买下);林觉民起义牺牲后,其余人举家搬迁到光禄巷早题巷3号(现为5号)。
小故事:
林觉民广州起义前,留下两封诀别书——《禀父书》、《与妻书》。
林长民故居:杨桥巷17号是林觉民、冰心的故居,同时也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的祖居。
小故事:
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
林徽因故居:杨桥巷17号是林觉民、冰心的故居,同时也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的祖居。
小故事:
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
冰心故居:杨桥巷17号是林觉民、冰心的故居
小故事: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5日,冰心出生在谢家大宅。1901年5月迁至上海,1903年回到福州烟台。而在《我的故乡》中,冰心曾在文中诉说了对这幢祖屋的记忆。
刘齐衔故居:世居光禄坊,故居又在宫巷14号
小故事:
刘齐衔育有七子,他的次子刘学恂一支在近代福州工业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早前福州老百姓用的电灯都是刘家的。
刘崇佑故居:光禄坊 刘家大院
小故事:
1、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与林长民联合创办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后改名福建学院,是今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建政法专门学校附中(后改名福建学院附中,是今福州二中前身)任董事长。
2、1910年,刘崇佑与林长民等人,出资购买耀华电灯公司改名为“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次年开始想城内和万寿桥两岸供电,结束福州古城秉烛夜行的历史。因此,刘家被称为“电光刘”。
郁达夫暂住地:光禄坊
刘家大院28号东花厅
小故事:
1936年至1938年,郁达夫来闽任福建省参议,在福州生活了3年,住在光禄坊刘家大院28号东花厅。
很遗憾下面这些人的故居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找不到图片……
小故事:
1849年,与林则徐第一次见面时,因为一时激动,掉到水里了……
等见到林则徐后,正要行礼之时,林则徐调侃他:你都成落汤鸡,行什么礼,快去换衣服!
小故事:
1、某次宴席,辜鸿铭说恨不能杀严复和林纾二人以谢天下,最关键的是!当时严、林二人都!在!场!。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严复称袁世凯“不佞最爱”,支持其称帝;而极其讨厌袁世凯的辜鸿铭,则参与张勋复辟。
小故事:
1、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陈宝琛的主持下创立全闽师范学堂(今福建师范大学)。
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溥仪登基后,陈宝琛首发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议,奏请降旨褒扬。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部分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编者收集整理后,与大家一同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我们核实后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