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2015-10-21 17:55:58)
标签:

杂谈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早已听闻严军先生是位严于治学治艺之人,这几日习读严先生的诗、书、画、印,深切感知先生“多读书以明理,广博览以多闻”,其性灵开拓,足见阅历甚丰。严先生的笔下有纵横万里之势,其胸中必具上下千古之思。

执着博学方致远

  严军先生是一位慈祥敦厚的长者和求实谦逊的学者,出生于金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翰墨家风熏陶潜心书画篆刻艺道,六十余年不倦求索,终成名家。严先生学书,始于楷,后于行,专攻篆隶、喜篆刻。六十年代末,因工作之需常跑省文管会和博物馆,有幸遇见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并正式拜入门下成为入室弟子。在沙老的指导下,书艺精进。他的隶书始攻汉碑,重点临摹华山碑和鲁峻碑、张迁碑,并汲取清代邓石如、何绍基、陈鸿寿等大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古朴、浑厚、雄秀、清劲的书风。他的篆书遍临商、周、秦、汉的碑版、钟鼎铭文,对散氏盘、毛公鼎、祀三公山碑铭情有独钟,其金文长卷足见书法功力。他的行草书以二王为宗,广涉李邕、赵孟頫等,后为求变,力攻张瑞图,参以魏碑,笔力一新,其用笔减转增折、沉劲拗拙、骨骼坚挺、气象嶙峋、自成一体。初学篆刻,有缘拜识了郑仁山老先生并得到悉心指导,后又专门求教于书画篆刻名家余任天老先生,名师的指点,让严军对篆刻的领悟从内容的选择到章法构成、黑白处理有了更深理解,数十年来对秦玺汉印的潜心研究和学习,由于扎实的书法功底,一方印中,即有古朴浑厚的书法笔意,又有精到巧妙的画面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

  严军先生的绘画以花鸟为主,尤善梅花,亦作山水。画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好,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严军先生酷爱画梅,所画梅花神姿绰然,誉称“江南一枝梅”。他以物托志、淡泊名利。时常告诫学生后辈“书画家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不为时风所左右,不为名利所困扰,才能静下心,写好字,画好画,做好学问”。

严军先生在文博单位工作三十多年,对文物、考古、地方史均有较深研究,对中国古典文学有较深造诣,从他的书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精心创作的诗句,从而使他的书画作品有了更优美的意境。他担任过不少官职但没有一点官气,较多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让他开阔了心胸和视野,而且比一般书画家更多了一种文化担当的气度和责任。在他自选的诗歌和砚边絮语中,我们可见他对诗、书、画、印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感悟。

笔下书画生气韵

  严军先生的作品饱含着艺术的“气韵”,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谓:“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先生的书画在汲取传统书画中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征神见貌,情发于目,重在意境。力图将现实中的山水、花鸟和书法篆刻通过自己的概括、提炼、约简、取裁,变成渗透自己主观因素的意境,咫尺方寸之中,有千里之势,从而物化了自然形象。其作品中的“气韵”不仅是生命律动的表现,也趋向音乐状态和空间节奏,更包含着一种哲理的意味、高尚的修养和雅逸的风度,并带有浓厚的精神气质。正如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所说:“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质,此间即谓之韵,而生动处,则有非韵之可代矣。”

当今浙江书坛,在吴昌硕、陆维钊、沙孟海等诸前辈的风范引领下,可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不以尚碑崇帖为藩篱,有着强烈的个性追求,风格迥异,群星璀璨,相映生辉。严军先生已耄耋之年,风格“渐老渐熟,渐熟渐离”,浮华褪尽,归于平淡,书风质朴拙重、天然雕饰、金石书卷、相宜得趣,笔下气韵表现出一种空灵跌宕的意境,流露出先生勤于学力、成于人品修养的高尚情操。这种意境使得先生在芸芸书坛独树一帜,使得浙派风骨薪火相传。

纸上佳作显真拙

  从严军先生的作品中可以欣赏到一种真淳的自然美,而这种自然美又是艺术创作中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起源春秋的老庄哲学,《庄子刻意篇》中曰:“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自然美本质是“人化的自然”,《老子》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庄严一脉,严军先生深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给人欣赏到这一朴素。朴素的艺术作品,不逞才、不使气、不恣狂、不佻浮、不浓艳、不异怪,它看似平淡无奇,却情真而意长,正如元好问诗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严军先生的作品这种“见朴抱素”的审美意境具有一种平淡、自然、通俗和亲切感人的特性。

  严军先生的作品可欣赏到一种 “古拙”的审美特征,这是一种以质取胜的美,其厚重而不轻薄,强烈而不滞腻,显得深沉含蓄,高雅绝俗。这种白玉不琢,美珠不文,以质有余的作品实质上“大巧若拙”而非真拙,是“大智若愚”而非真愚,其中蕴藏了严军先生极大的功力,包含了艺术丰富内涵,是巧之极、奇之极、美之极。

  严军先生的作品还可欣赏到一种“天真”美,这种美表现出一种天真烂漫,不是规矩的审美情趣和“返朴归真”的特性。老子赞美儿童有着一种自然的天性,其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如果说“古拙”之书画以“有余”相胜的话,则“天真”之书画往往以“不足”而取胜。因此,“天真”的作品多表现一种淡雅自然的气息。

  如论艺术价值,对于先生,所有世俗名望已不合时宜,因为他的作品是跨时代的。精通诗、书、画、印、史、考古、鉴赏等诸多而又很深造诣者,江南当今一人也: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严军艺术舘,坐落在婺州古城熙春巷39号,是一座清代中期建筑所迁建。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面阔五开间,三进,二层。由大门、庭园、天井、堂楼、厢房组成而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院落古建筑。前后大门由一组组戏曲人物、动物、图案等砖雕、石雕所组成,大门砖雕馆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关田所题。所有牛腿、雀替、梁枋、门窗雕刻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木雕,有庄子授课、子陵垂钓、羲之玩鹅、太白醉酒、靖和赏梅等人物故事;有双狮,双鹿等花鸟禽兽、图案纹饰。具有清代中晚期江南婺州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艺术馆主要陈列严军书画、篆刻作品,并不定期的展出名家书画以及瓷器、铜器、木器、玉石等艺术品,是书画、篆刻的创作、交流、培训、收藏的好场所。

【学而致远自归真】——记诗书画印名家严军   

本文摘自《中国名流书画网》  /苍芒 包婷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