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木格君子垌  观客家围屋群

(2009-05-04 19:19:52)
标签:

贵港

木格

君子垌

客家

围屋

江南浪侠

休闲

分类: 拥抱自然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一年来打电话告诉惠明兄说要去贵港看君子垌的客家围屋群已经不下五次了,可真到了要动身的时候却又总是被这事或那事缠着,因此终未成行。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君子垌的客家围屋座在广西贵港市木格镇云垌村的长城屯,距离桂林约有400多公里。昨晚惠明兄弟又来电话,问及“五一”哥们几个是否有时间聚聚?想想今天已是周末,恰巧周一又要去省城开会,于是打算干脆先取道贵港,然后去看看俺们客家先祖的建筑杰作——君子垌客家围屋群。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4月25日一大早,我邀上程头、阿罗和秀才,8:20出发,在王灵驶离南柳高速,12:00抵达贵港。惠明、远鹏、东流等几位兄弟早在城外接应,午餐后便直杀50KM开外的木格镇。遗憾的是,君子垌客家围屋名气尚小,就连当地这几位兄弟都不曾去过。我们找到这块牌子,时针已经指向下午三点了。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离开公路,走过约一公里的乡村小道,只见两边的新屋旧房错落有致。打开车窗,随手一抓都是一帧风景。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村口,路的两边各立一柱,分别贴着一副对联:和谐新春人杰地灵君子垌,观光旅游文化瑰宝客家围。只是“瑰宝”写成了“魂宝”,不知是笔误呢还是因为什么别的。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停好车,按照村民的指示,转个弯就看见了水塘边上的这座客家围屋。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大门上除了有一幅残存的对联,边上还写有“桅杆城”三个大字,估计是因了门口水塘边上那根高高矗立的桅杆。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走进大门,往右一看,屋子连着屋子,四通八达。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走进一户农家,见一老伯正在摆弄家什,便上前用客家话与他搭讪。没想到他却听不懂,真是好没面子。呵呵!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屋子很深,但因为内有天井,所以显得非常明亮。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挂在墙上的这个用竹子编织的玩意,一开始大家都搞不不懂是什么。看到旁边张贴着的说明,才知道它叫“竹夫人”。“竹夫人”是热天消暑用的清凉之物,长约1—1.5米,可拥抱,可搁脚。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从老伯家出来,走在甬道上,发现屋子虽然很旧,但却很整洁。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京兆第”的牌匾是后人复制的。牌匾上方的屋檐下面,有很多画,不过年岁久远,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了。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走过“京兆第”,里边还有两家保存完好的房子,其中这家“黎氏宗祠”的里边正在装(维)修。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而这家“黎氏祖祠”显然刚刚装(维)修完毕,可以任由人免费参观。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黎氏祖祠”是君子垌围屋群中保存得最为完好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围屋之一。屋内所展示的一切,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黎氏家族昔日的辉煌。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从墙上张贴着的史料中,我发现了一位我们桂林兴安县曾经的县长,他叫黎达睿。1944年春,柳亚子先生曾赠黎县长墨宝:“人杰地灵君子垌,经典大气围屋城”。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走到城外,我又仔细地观察了围屋前边的水塘。其实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塘,它叫“月牙池塘”,且至少有三大作用防匪,防火,抗旱。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根据乡亲们的指示,我与程头、秀才又在村中寻找其他的围屋。因为君子垌的围屋很多,据说有近二十座。找到这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屋子,却发现一座新楼与其紧密相依,两屋之间的距离也就一米出头。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门虚掩着,没人。里边有花有草,还养着鸡鸭,分明还有人住着。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走进厅堂,果其然。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堂上挂着一幅主家先人的照片,这张照片刚才在“黎氏祖祠”里见过,有些历史。想好好与屋子主人聊聊,只可惜此刻主人不在,我们也不便久留,浏览一通后随即原路退出。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回到停车处,村民告诉我:周边田垌里还有十几座还没开发的围屋呢!看看时间已经不早,再说了,窥一斑而知全豹,其他的围屋估计也就差不离,于是作罢。

        游木格君子垌 <wbr> <wbr>观客家围屋群

    坐在车上,我就想:虽然君子垌的围屋并不是原先我想象中的“象天外来客的飞碟,象地下冒出的蘑菇”的圆形围屋,也不是像最为经典、高有五层的开平碉楼,但它毕竟是我们客家先祖的杰作,代表了我们客家建筑的文化。只是,望着窗外那一座座被新建的现代楼房包围着的客家围屋,我不知道作为客家后代的我们保护客家文化遗产的道路还有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