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身体好不必带多,
1.感冒药: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三精)、板兰根冲剂、藿香正气水、新康泰克胶囊;
2.消炎药:联邦阿莫西林或者联邦阿莫仙
3.退烧药:散立痛(可止痛)
4.肠炎药:丽珠肠乐或者氟派酸
5.胃痛药:三九胃泰
6.止咳药:复方甘草合剂和复方甘草片
7.药膏:三九皮炎平、肤轻松、红霉素眼药膏
8.其他:创可贴、药棉(或者棉签)、云南白药、红花油、邦迪抗菌灵
体温计:老年人对自己体温变化的敏感性已经大不如前,大多时候都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发烧了。因此,当老年人精神不济、没有食欲时,最好先量量体温,看是不是发烧“惹的祸”。而且,发烧是许多重大疾病的“排头兵”,不可大意。
氧气袋:心脏病病人或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建议备上一个。但要注意,氧气袋只能解决“一时之痛”,一旦症状缓解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血压计、血糖仪:对于血压剂,耳朵不好的老人最好选择电子的,准确率一般也没什么问题。当觉得自己有头晕、胸闷等不舒服的症状时,最好能及时量一下。此外,平时早晨起床后,最好也测一下血压,以便更早地发现异常。血糖仪是糖尿病病人的必备之物,不舒服时可随时随地测量。
消化类药物:胃肠功能不好也是老人的常见问题。一方面,他们吃饭后容易胀气,可以准备些吗丁啉这样的胃肠动力药;另一方面,便秘不是大毛病,但因此猝死的老人却不少。因此,应准备些通便药,如开塞露。
心脑血管药物:现在的老年人十有八九都患有心血管疾病,除了需遵医嘱服用的药物外,平时不妨多备点硝酸甘油,一旦觉得有胸闷、心脏不适,或是出现了心绞痛,便立即含服。李求兵说,现在硝酸甘油还有了新型喷雾剂,只要喷上两下就管用,更加方便。如果父母患有脑血管疾病,子女可以在家备点安宫牛黄丸,如果发现有中风征兆,比如突然口齿不清、说不出话来,就最好让他们服上一粒。
此外,感冒、退烧、止咳、平喘类药物也可以长年备用。北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新超提醒,家庭药箱是用来应急的,如果服药后突发症状得以缓解,还是应当去医院做系统检查,以免错失治疗良机。
很多老人病来得突然,所以家庭小药箱在放置和使用时还需注意:一、子女要把药箱放在老人床头,如果夜间发病,一伸手就能够到。二、每3个月检查一次有没有过期的药。三、尽量选择非处方药,因为它们一般疗效确切、用法简单,而且常用药最好少而精,量不用过多,最重要是看它能不能“药到病除”。
老年人一般体弱多病,常备些药品以便应急,很有必要。但是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所以不可自行滥用药物。家人应该如何伺候老人服药?老年朋友自己应该怎样用药?应严格按医嘱用药,用时要做到以下四原则。
一是少的原则。即同时不宜用药太多太杂。非合用不可的药物,一般不宜超过3~4种。有些医生一张处方开5~6种以上,静脉点滴的,肌肉注射的,口服的,一应俱全,殊不知种类越多,不但相互之间的反应可能对病人不利,还容易发生副反应。一些老年朋友担心说:“我病多,每种病都得治嘛!”遇见这种情况,应该请医生按主次、轻重分步进行治疗。
二是从少到多递增的原则。即从小剂量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这主要根据具体反应而定,能先查肝肾功能后再给药则更好。
三是简便原则。因为老人忘性大,常忘记服药甚至服错药,所以治疗方案应力求简单,睡前一次,晨起一次,尽量不要间歇服药,交替服药。各种药要标记清楚、醒目,药瓶要容易打开,放置药品地方要方便、易取。亲人们要帮助老人细心检查,核对药粒存量与消耗量是否相符,以便及早发现服药过量问题。
四是尽量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药物。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容易损害听力,老年人尤其敏感。氯霉素等可影响造血功能。青霉素用量过大,也可使老年人出现眩晕、昏迷等症状,老年人常用红霉素也容易发生肝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类药时服用抗生素类药,更易引起眩晕甚至休克。
一般常备旅游的药品为:维生素、感冒药、腹泻药、晕车药、止痛片、创可贴、防蚊水等户外常备药物,另外,据我个人经验,旅游在外,最麻烦的就是大便不通畅,我个人是常带一些纤姿梅(网上有卖的),每次旅游带上几粒纤姿梅,不仅可以让大便通畅,还可以把在异地吃的不适食物毒素排出来。很好!
当然,也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准备些常用的药,旅游地方的不同也需要备一些专门的药。比如到南方要备些除湿热的药如六一散等,到北方因为气候干燥要备些维生素类的药;到海边地带旅游要备些因吃海鲜出现过敏现象的药物如息斯敏黄莲素等,到高原地带要备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如景红花等。
首先要看你有什么病史,有高血压的可以配些降血压的药,有心脏病的可以配些速效救心丸,有哮喘的可以配些沙丁胺醇气雾剂.还有就是感冒药了,现在夏天到了可以预备些防暑用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