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天空 ----- 文潔華
對愚人節一向都沒有什麼感覺,因而這個四月一日的黃昏,又如常地獨個兒前往尖沙嘴,準備觀看「香港國際電影節」播放洛.比桑的電影。
車子沿天橋走過尖沙嘴海旁,天色有點異樣,月亮應該仍未出場的,卻在一陣陣烏雲裏提早上場。車泊在新世界中心,甫走出大堂,便見廣場上擠滿了人。大熒幕的影像宣布,在四年前愚人節去世的張國榮,今年是他的演藝生涯三十年。
每逢張國榮的身影出現,其魅力便奪去了幾乎所有人的注意,生前如是,死後如是。廣場上有他的歌影迷,本地的和海外的,也有路人甲茶客乙和白人遊客們。後者不知道張國榮是誰,在星光大道上尋找李小龍成龍周潤發的手掌拍照後抬起頭來,看見擺放成行的張氏劇照,便向不斷鼓掌的群眾處走去。他們一面留心熒幕上的歌聲留影,一面觀察眾人的反應,迷惑之餘,又在二者之間相應。
群眾全神貫注,在懷念、激昂與傷感之間,湧叢結式的感覺:念昔日舞台上他的璀璨和星海浮沉,慶幸星光也曾有像他的灼灼,曾如此映照香港華麗,同時嘆息難再造星的香港今非昔比……或許這些或是其次,每年的愚人節與九月十二日,都在見證全心全意的懷念與愛,其力量是可以如此的周全和澎湃。
2007.4.4<明报>